唐代太医署中的一种职称。其职责为学习并协助药园师种植药物,共8名。参见药园条。
诊法术语。决,判断。临证要结合五脏脉象的变化,以判断疾病的轻重和预后的吉凶。《素问·五脏生成篇》:“诊病之始,五决为纪……。所谓五决者,五脉也。”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山小橘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症因脉治·痢疾论》。为寒湿痢、湿热痢、燥热痢、疫痢的总称。详各条。
病证名。见明·赵献可《邯郸遗稿》。即妊娠尿血。详该条。
即睾丸。《疮疡全书·阴囊毒》:“阴囊上肿而痛,……肾子悬挂。”
即儿脐出血。详该条。
病证名。《幼科发挥》:“吐出上焦,泻出下焦,乃肠胃之病也。脾在中焦,管摄乎上下之间,吐泻互作者,乃脾之病也。”夏秋吐泻,饮水身热者,多属脾胃湿热,治以健脾化湿为主,宜胃苓汤加减;秋冬吐泻,面白,足胫冷
见《本草纲目》。为石菖蒲之别名,详该条。
系指语言重复,期期不能畅吐。又叫謇吃。《汉书·周昌传》:“昌为人口吃,又盛怒曰: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指说话难,俗称口吃。即重言。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