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肩上高凸部。又名肩峰。《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其臼含纳臑骨上端,其处名肩解,即肩与臑骨合缝处也。俗名吞口,一名肩头。”②经外奇穴名。《千金要方》:“灸癣法……平举两手,持户两边,取肩头小垂际骨
【介绍】:明代医生。字不远。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精医学、兼通佛学(大乘),撰述有《芷园臆草》、《医种子》,辑录有《神农本经》等书。其子卢之颐,也是当地名医。他们在医学上都表现了一定佛家思想的影响。
煎药法之一。把药物制成粗末的散剂,加水煎煮,去渣服用。如银翘散的煮服等。
管,与脘通。任脉的上脘、中脘、下脘三穴合称三管。《脉经》:“关脉细,脾胃虚,腹满,宜服生姜茱萸蜀椒汤、白薇圆,针灸三管。”
出《千金翼方》。为瓜蒂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指不寐症。《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衄家不可汗,汗出必额上陷,脉紧急,直视不能眴,不得眠。”《景岳全书·杂
气功的一个意守部位。《修真秘诀》:“心为绛宫中丹田”,所指为心前区的位置。一说中丹田为心下脐上脾宫正位或脐中。参丹田条。
病名。又名天行赤热症、天行暴赤、朱炎猛旭,俗称红眼病。《银海精微》:“天行赤眼者,谓天地流行毒气,能传染于人,一人害眼,传于一家。”系风热毒邪,时行疠气所致。本病暴发眼睑及白睛红赤浮肿,痛痒交作,怕热
①指胃脘上口贲门部。《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宿食在上脘,当吐之,宜瓜蒂散。”②经穴名。代号RN13。出《针灸甲乙经》。《脉经》名上管。别名胃脘。属任脉。任脉、足阳明、手太阳之会。位于腹正
黄病二十八候之一。见《诸病源候论·黄病诸候》。由脾热引起身黄。若脾更移热于它脏,则于身面、眼目、或舌下并可出现该脏之色。如脾移热于肝则可见眼青黄,面色黄,脉亦青;如脾移热于心,则其人身热而发赤黄,眼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