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阴中之至阴

阴中之至阴

指脾。《素问·金匮真言论》:“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谓以腹背二者分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肝、脾、肾三脏具在于腹,如以三脏分阴阳,则肾为阴中之阴,肝为阴中之阳,脾为阴中之至阴。

猜你喜欢

  • 朱颜

    【生卒】:1913~1972【介绍】:现代医家。又名云高,字亦丹。浙江金华人。青年时期在家乡从赵霭堂学中医,并独立行医多年,后又在医学院学习西医。对中医临床及药理学有一定研究。解放后,在中医研究院从事

  • 岩盐

    即戎盐。见该条。

  • 婴女

    又名何寓、丹穴、幽谷、赤。《素女经》:“深内茎刺婴女。”即阴道穹窿。

  • 经方解

    见伤寒方经解条。

  • 红眼病

    病名。见上海中医学院编《五官科学》。为天行赤眼之俗称,详该条。

  • 妊娠毒药伤胎

    见《证治准绳·女科》。指孕妇误服毒药,损伤胎元。症见腰痛腹坠,胎动不安。宜解毒安胎。用甘草、黑豆、淡竹叶浓煎频服。并根据所服毒药,进行抢救。安胎参见胎动不安条。

  • 伤寒发微论

    书名。又名《张仲景注解伤寒发微论》。2卷。宋·许叔微撰。许氏历述伤寒七十二证证治,介绍某些伤寒证候的用药法,并扼要地辨析了伤寒、中风、风温、温疟等病的脉证,为学习《伤寒论》的辅助读物。

  • 痰瘤

    病名。清·高憩云《外科问答》:“痰瘤生下腮两旁,或肋腹等处。初起如桃李,渐大如茄,按之绵软,不痒不痛。”《外科十三方考》下编:“痰瘤穿溃后如猪脑髓。”治法:生于上体者宜清上解郁汤;生于下体者宜解下除湿

  • 风丹

    病名。①又名发风丹,出《幼幼集成·斑疹瘾疹证治》。瘾疹多属于脾,以其隐隐在皮肤之间,发而多痒,或不红者,为脾经感受风邪所致,称为风丹。用加味羌活散(羌活、前胡、桔梗、薄荷、枳壳、天麻、白芷、川芎、蝉蜕

  • 周学霆

    【介绍】:清代医家。湖南邵阳人。以患病求医,得导引术而愈。著有《三指禅》、《医学百论》、《外科便览》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