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铜中毒

铜中毒

病名。因大量吸入铜粉尘及烟雾,或服用过量铜盐中毒。症见头痛头晕,全身乏力,口腔粘膜蓝染,口有金属味,恶心呕吐,剧烈腹痛腹泻,呕吐物及排泄物呈蓝色或绿色,或更见呕血,黑粪。严重者,次日发热,心动过速,血压下降及昏迷、痉挛等,肝肾功能异常,甚则衰竭。中毒时间延长,可见溶血现象。因接触所致者,可见接触性皮炎,湿疹,甚至坏死。宜中西医结合救治。《本草纲目》卷四载有解铜毒药物,如慈菇、胡桃、鸭通汁等,可参考。参见金石毒条。

猜你喜欢

  • 冯氏锦囊

    见冯氏锦囊秘录条。

  • 虚火咳嗽方

    《不居集》上集卷十五方。麦门冬三钱,生地黄二钱,紫菀、茯苓、知母各一钱,牛膝、车前子各五分。水煎服。治元气亏损,三焦之火炎上,刑克肺金而咳嗽。若虚,加人参一钱。

  • 中管

    见中脘条。

  • 茶癖

    病名。见《丹溪心法·积聚痞块》。指嗜茶太过,积久所致的癖病。《儒门事亲》卷八:“好茶成癖,积在左胁。”症见饮食减少,面黄,乏力,腹痛等。治用磨积丸、星术丸等方。或用石膏、黄芩、升麻为末,砂糖水调服。参

  • 毛姜黄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即姜黄,详该条。

  • 风不仁

    病证名。指皮肤顽麻,搔之无所觉知。《圣济总录》卷十一:“风不仁之状,皮肤搔之如隔衣是也。由荣气虚卫气实,风寒入于肌肉,血气不相与,凝痹结滞,皮肤厚,无所觉知。《内经》曰:皮肤不营,故为不仁。”治宜调气

  • 人参理中汤

    见《校注妇人良方》卷二十。即理中汤第一方,见理中汤条。

  • 息肉瘿

    病名。《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一:“有息肉瘿,可割之。”指瘿瘤状如息肉者。参见瘿条。

  • 岐骨

    骨名。①左右第七肋软骨会合于胸骨处。《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岐骨者,即两凫骨端相接之处,其下即鸠尾骨也。”②泛指骨骼连接成角之处。《伤科汇纂》:“岐骨者,凡骨之两叉者,皆曰岐骨。”

  • 古病名。出马王堆汉墓帛书《五十二病方》。即疣。详干日疮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