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穴名。代号GB39。出《针灸甲乙经》。别名绝骨,属足少阳胆经。八会穴之髓会。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3寸,当腓骨后缘与腓骨长、短肌肌腿之间凹陷处。布有腓浅神经和胫前动、静脉分支。主治胸腹胀满,颈项强
病证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五。即骨折。详该条。
【介绍】:元代医僧。号忠顺药师。江西德兴烧香院僧人,1323年(至治三年)任五省采药使。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又名手背发、手背毒、手疣、手背疔,俗名蜘蛛背。此证生于手背中渚、液门二穴。属手三阳经,由风火与湿凝滞而成。初起形如芒刺,渐觉疼痛,若高肿红活,焮热溃速者为痈;若漫肿坚硬,无红
证名。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此症目内外轮廓无恙,但泪稠如浊酒豆浆,长流而不止也。”多见于眦漏证。参见该条。
古病名。《难经·五十七难》:“大瘕泄者,里急后重,数至圊而不能便,茎中痛。”本病后人有数解:①即痢疾。《研经言》:“今之痢,即《难经》五泄中之大瘕泄。”②一种阴虚似痢症,由肾虚所致。《医贯·痢疾论》:
【生卒】:约九世纪初【介绍】:唐代人。根据民间传说,撰《何首乌传》1卷。
【介绍】:见周祐条。
书名。又名《急救奇痧方》、《异痧杂证经验良方》。1卷。撰人不详(书前简介有“觉因道人识”字样),陈念祖原评。此书分述49种病状奇异的痧症症治,并介绍疟、痢、伤寒、瘟疫、中暑、霍乱、喉症、外科、伤科、皮
【介绍】:传说中的上古时代医家,相传为黄帝时代人,岐伯之师,能运用观察病人颜色和诊脉的方法,以决定治疗,说明当时诊断技术已有一定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