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金鸡脚

金鸡脚

《全国中草药汇编》:金鸡脚

药材名称金鸡脚

拼音Jīn Jī Jiǎo

别名鹅掌金星草、鸭脚草、鸭脚掌、鸭脚香、三角风、鸡脚叉、三叉剑、七星草

来源龙骨科假密网蕨属植物金鸡脚Phymatopsis hastata (Thunb.) Kitag.,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性味苦、微辛,凉。

功能主治祛风清热,利湿解毒。用于小儿惊风,感冒咳嗽,小儿支气管肺炎,咽喉肿痛,扁桃体炎,中暑腹痛,痢疾,腹泻,泌尿系感染,筋骨疼痛;外用治痈疖,疔疮,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0.5~1两;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金鸡脚

药材名称金鸡脚

拼音Jīn Jī Jiǎo

别名辟瘟草、鸭脚金星草独脚金鸡、猪蹄叉、鸡脚叉、乌毛丁、鸭脚珠、鸭脚掌、三叉剑、鹅掌金星草、鸭脚伸筋、三叉风、盐桃草、鸭掌香、鸭掌星、鸭胶掌、鸭胶草、双凤尾草、三角枫、鸟见飞、金星鸡脚草、三滴血、三叉虎、鸡脚七

出处《纲目拾遗》载有辟瘟草,谓之“一名独脚金鸡,又名鸭脚金垦。”并引《百草镜》云:“鸭脚金星,即辟瘟草。叶如鸭脚,大而薄,背生星点,至八九月间星老乃黄,干之,其气香冽不变,若叶太老及经水者,便不香。”所述特征与本种近似。

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金鸡脚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ymatopsis hastata(Thunb.)Kitag.[Polypodium hastatum Thunb.]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采收后,除去杂质,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植株高10-35cm。根茎细长,横生,与叶柄基部密被红棕色、狭披针形鳞片,先端长渐尖,基部近圆形,盾状着生,边缘略有齿。叶疏生;叶柄长5-20cm,禾秆色,基部有关节,向上光滑;叶片厚纸质,通常3裂,偶有5裂或2裂,长5-15cm,宽4-10cm,基部圆楔形或圆形;裂片披针形,长5-10cm,宽1-2cm,中间1片最长,先端渐尖,全缘或略呈波状,有软骨质狭边,两面光滑;中脉与侧脉两面均明显,小脉网状,有内藏小脉。孢子囊群圆形,沿中脉两侧各成1行,位于中脉与叶边之间。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2300m的林下或少阴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及陕西、甘肃、台湾、河南等地。

性状1.性状鉴别 根茎圆柱形,细长,多折断,长短不一,直径2-3mm,密生鳞片,棕红色或棕褐色。叶片多皱缩,润湿展平后,多呈掌状3裂,也有1-5裂的,裂片或叶片披针形,长5-10cm。上表面棕绿色,下表面灰绿色,叶缘内卷,叶片厚纸质,易破碎;叶柄长2-18cm。孢子囊群圆形,红棕色,稍近主脉,或有的已脱落。气微,味淡。

2.显微鉴别 叶的横切面:上表皮细胞1列呈长方形,具有气孔;栅栏组织1列,细胞矩圆形,海绵组织细胞类圆形或卵圆形,和栅栏细胞区分不很明显,但排列疏松;下表皮细胞较小,气孔较多。主脉处表皮细胞内方均有厚角组织,维管束1个,周韧型,本质部呈“T”形,由管胞和纤维组成,内皮层明显,其外方有一棕色环。

3.粉末特征 棕褐色,气孔为不定式,副卫细胞2-4。孢子囊呈椭圆形,长220-260μm,直径260-340μm,孢子囊细胞作环状排列,外壁及侧壁呈马蹄形增厚,棕黄色或红棕色,孢子囊柄由1-2列长方形薄壁细胞组成,长约320μm。孢子类圆形,直径30-40μm。分泌块大小不等,红棕色或褐色,有不明显的纹孔。

化学成分叶含香豆精(coumatin)。

鉴别(1)取粗粉1g,加乙醇10ml,置水浴上回流15min,滤过。取滤液1ml,加盐酸数滴及镁粉少许,显樱红色。

(2)取上述滤液1ml,加3%碳酸钠水溶液1ml,在水浴中煮沸3-5min,放冷,加重氮化试液数滴,显红色。

(3)取粗粉1g,加水10ml,置60℃水浴上加热20min,滤过。取滤液1ml,加1%三氯化铁乙醇溶液1-2滴,显蓝绿色。

(4)取上述水溶液1ml,加碱性酒石酸铜试液1ml,置水浴上加热数分钟,发生红色沉淀。

性味甘;微苦、微辛;凉;无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驱风镇惊;利水通淋。主外感热病;肺热咳嗽;咽喉肿痛;小儿惊风;痈肿疮毒;蛇虫咬伤;水火烫伤;痢疾;泄泻;小便淋浊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大剂量可用至60g,鲜品加倍。外用:适量,研末撒;或鲜品捣敷。

复方本品之叶有二、三歧似禽掌者,背生黄褐色孢子囊群,状若星点,故有鹅掌金星草、鸭脚金星草、金鸡脚、独脚金鸡诸名。

辟瘟草者,《纲目拾遗》云:“佩带之可辟疫气。”由其效用得名。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黄杞

    药材名称黄杞别名黄榉、土厚朴[广西]来源胡桃科黄杞Engelhardtia roxburghiana Wall.[E. chrysolepis Hance],以树皮、叶入药。生境分部福建、台湾、江西、

  • 猩猩木

    药材名称猩猩木别名一品红、叶象花、叶上花来源大戟科猩猩木Euphorbia pulcherrima Willd.,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各地栽培。性味苦、涩,凉。有小毒。功能主治调经止血,接骨消肿。主治

  • 锈钉子

    《中药大辞典》:锈钉子药材名称锈钉子拼音Xiù Dīnɡ Zi别名山黄豆、大红袍、大和红(《昆明民间常用草药》),硬毛杭子梢、山皮条、地油根、白蓝地花(《云南中草药》)。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

  • 黄鳝

    药材名称黄鳝拼音Huánɡ Shàn别名鳝鱼来源合鳃目合鳃科黄鳝Monopterus albus (Zuiew),以活鲜个体及血入药。生境分部除西北外,全国各地,广有分布。性味甘、

  • 景天三七根

    药材名称景天三七根拼音Jǐnɡ Tiān Sān Qī Gēn别名生三七、广三七(《南京民间药草》),小种三七,三百棒(《贵州民间方药集》)。出处《中国药植图鉴》来源为景天科植物景天三七的根,全年可采

  • 荷苞花根

    《中药大辞典》:荷苞花根药材名称荷苞花根拼音Hé Bāo Huā Gēn别名红苓蔃(《岭南采药录》)。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赪桐的根。8~9月采收,晒干。性味苦,寒。①《

  • 海风藤

    《中国药典》:海风藤药材名称海风藤拼音Hǎi Fēnɡ Ténɡ英文名CAULIS PIPERIS KADSURAE别名爬岩香、风藤来源本品为胡椒科植物风藤Piper kadsura (Ch

  • 大叶凤尾

    药材名称大叶凤尾拼音Dà Yè Fènɡ Wěi别名双凤尾、金鸡尾(《西藏常用中草药》),凤尾草、大叶井口边草、狼牙草(《陕西草药》),井口边草、井边草(《云南中草药选》

  • 勒马回

    药材名称勒马回别名斩龙剑、蜈蚣草、追风草、一支香来源玄参科婆婆纳属植物水蔓菁Veronica linariifolia Pall. ex Link subsp. Dilatata (Nakai et

  • 回回蒜

    《中药大辞典》:回回蒜药材名称回回蒜拼音Huí Huí Suàn别名水胡椒、蝎虎草(《救荒本草》),回回蒜毛茛(《东北植物检索表》),黄花草、土细辛、鹅巴掌(《中国药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