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野火绳

野火绳

《全国中草药汇编》:野火绳

药材名称野火绳

拼音Yé Huǒ Shénɡ

别名子金根、小白药、小火绳、澜沧扁担杆

来源椴树野火绳Grewia lantsangensis Hu,以根内皮入药。

生境分部云南。

性味涩、微苦,凉。

功能主治收敛止血,生肌,接骨。

外伤出血:研末外敷。

刀枪伤、疮疖红肿:鲜品捣敷或干品研末,冷开水调敷。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野火绳

药材名称野火绳

拼音Yé Huǒ Shénɡ

别名子金根、小白药、小火绳、澜沧扁担杆

来源药材基源:为椴树科植物毛果扁担杆的根白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rewia eriocarpa Juss.[G.lantsangensis Hu]

采收和储藏:秋、冬季挖取根部,剥取根皮,除去栓皮,切段,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毛果扁担杆灌木或小乔木,高达8m。嫩枝被灰褐色星状软茸毛。叶互生;时柄长5-10mm;托叶线状披针形,长5-10mm;叶片纸质,斜卵形至卵状长圆形,长6-13cm,宽3-6cm,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偏斜,斜圆形或斜截形,上面散生星状毛,干后变黑褐色,下面被灰色星状软茸毛,边缘有细锯齿;三出脉的两侧脉上升达叶长的3/4,中脉上半部有侧脉3-4对。聚伞花序1-3枝腋生,长1.5-3cm,花序柄长3-8mm;花柄长3-5mm;苞片披针形;花两性;萼片狭长圆形,长6-8mm,内外两面均无毛;花瓣长3mm;腺体短小;雌雄蕊柄被毛;雄蕊离生,长短不一,比萼片短;子房被毛,花柱有短柔毛,柱头盾形,4浅裂或不分裂。核果近球形,直径6-8mm,被星状毛,有浅沟。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半山坡草丛和疏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台湾、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涩;微苦;凉

功能主治止血;接骨;生肌;解毒。主外伤出血;刀枪损伤;骨折;疮疖红肿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研末调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葛仙米

    《全国中草药汇编》:葛仙米药材名称葛仙米拼音Gě Xiān Mǐ别名地软、地木耳、地耳来源藻类蓝藻纲念珠藻科念珠藻属植物念珠藻Nostoc commune Vauch.,以全植物入药。夏秋雨后采收,洗

  • 蚱蝉

    《中药大辞典》:蚱蝉药材名称蚱蝉拼音Zhà Chán别名鸣蜩(《诗经》),蝒、马蜩(《尔雅》),螃(《方言》),鸣蝉(《唐本草》),秋蝉(《圣惠方》),蜘蟟(《七修类稿》),蚱蟟(

  • 白对节子叶

    药材名称白对节子叶拼音Bái Duì Jiē Zǐ Yè英文名Swida macrophylla(Wall.) Sojak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茱萸科植物(木来)木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wida m

  • 鼠妇画眉草

    药材名称鼠妇画眉草拼音Shǔ Fù Huà Méi Cǎo英文名thalia lovegrass别名鱼串草出处始载于《广东药用植物手册》。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鼠妇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

  • 地乌

    《全国中草药汇编》:地乌药材名称地乌拼音Dì Wū别名林阴银莲花、黑地雷、地雷、金串珠来源毛茛科地乌Anemone flaccida Fr. Schmidt,以根入药。生境分部长江中下游各地

  • 铺山燕

    药材名称铺山燕拼音Pū Shān Yàn别名金锁匙、角罗风、金耳环、红鸡刺藤吊灯笼、胡颓子、灯吊子、吊中子藤。来源药材基源:为胡颓子科植物鸡柏紫藤的根和茎、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laeagnus

  • 土人参

    《全国中草药汇编》:土人参药材名称土人参拼音Tǔ Rén Shēn别名栌兰、飞来参、瓦参、桃参、申时花来源为马齿苋科土人参属植物锥花土人参Talinum paniculatum (Jacq.)Gaer

  • 天浆壳

    《中药大辞典》:天浆壳药材名称天浆壳拼音Tiān Jiānɡ Ké别名天将壳(《饮片新参》),萝藦荚(《药材学》)。出处《现代实用中药》来源为萝藦科植物萝藦的果壳。秋季采收成熟果实,剥取果壳

  • 白首乌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首乌药材名称白首乌拼音Bái Shǒu Wū别名山东何首乌、泰山何首乌来源为萝藦科牛皮消属植物戟叶牛皮消Cynanchum bungei Decne.,以块根入药。4~

  • 接骨丹

    《中药大辞典》:接骨丹药材名称接骨丹拼音Jiē Gǔ Dān别名象耳朵(《云南中草药选》),大葫芦叶(《云南思茅中草药选》)。出处《云南中草药选》来源为山茱萸科植物鞘柄木的茎皮或叶。全年可采。晒干研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