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腰痛之一。见《世医得效方·大方脉杂医科》。因风热之邪侵袭肾经所致。症见腰痛强急,牵连脚膝,口渴便秘,脉洪数。治宜祛风清热。可用败毒散,或大、小柴胡汤等方。
见灸膏肓腧穴法条。
【介绍】:宋代医生。陇州(今陕西陇县)道士,善医术,尤长于针灸,曾用针刺八邪穴,治疗一寡妇的假死症。其医术传给尚药奉御姚可久。
唐太医署教师职称。主要负责讲授用祷告、符咒等迷信手段和方法以除病。官阶从九品下。参见太医署条。
病证名。即肺痨。《红炉点雪》卷一:“痰火证论。夫痨者劳也,以劳伤精气血液,遂致阳盛阴亏,火炎痰聚。因其有痰有火,病名酷厉可畏者,故今人讳之曰痰火也。”参见痨瘵各条。
【介绍】:清初儿科医家。字心揆,一字黄郛。其先浙江嘉兴人,自其祖始迁居梅里(今江苏无锡)。已历二十一世业医,承家学,亦精于医,尤擅儿科。著有《诚书》(一作《幼科诚书》)16卷(1661年)、《诚书痘疹
经穴名。代号KI23。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少阴肾经。位于第四肋间隙,距胸正中线2寸处。布有第四肋间神经前皮支,深部为第四肋间神经;并有第四肋间动、静脉通过。主治胸满,咳嗽,气喘,乳痛;以及肋间神经痛
见《山西中药志》。为木贼之别名,详该条。
指清凉之气与湿热之气相间运化,使气候有时寒凉,有时炎热,故名。《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四之气,凉乃至,炎暑间化,白露降。”
望诊之一。观察病人面部气色的十种方法。《望诊遵经》:“十法者,浮沉、清浊、微甚、散搏、泽夭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