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

①《内经》十二脉之一。浮疾脉象。《诊家正眼》:“曰躁者,且浮且疾也。”②手足躁动或躁狂的症状。③证名。指身体躁动、躁急,或手足扰动不宁。有阳躁、阴躁之分。阳躁因火热所致。《素问·至真要大论》:“诸躁狂越,皆属于火。”《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躁扰,躁动烦热,扰乱而不痱,火之体也,热甚于外,则支体躁扰,热甚于内,则神志躁动。”《卫生宝鉴·补遗》:“躁为躁愦,皆为热证。”阴躁多因阴火炎上或阴盛格阳所致。《医碥》卷四:“躁者,手足扰动不宁也,……肾火为阴火,炎则躁。”《杂病源流犀烛·烦躁健忘源流》:“外热身躁曰躁,故躁者,并身外热躁也,……外热属无根之火,其原本于寒。”《类证治裁·烦躁》:“若不烦而躁,欲卧泥水中,但饮水不得入口者,此为阴盛格阳。”可选用附子理中汤、附子四逆汤等方。参见烦躁、阴躁、阳躁条。

猜你喜欢

  • 陈郁

    【生卒】:约1890~?【介绍】:字文虎。湖南郴县人。幼从经学家善化皮鹿门习儒,清光绪三十四年(1909年)入京殿试,授职京曹,分发学部。辛亥革命后历任教育部秘书、司长。其祖丹皆、叔宜诚,均精医学。得

  • 兼罗集

    见针方六集条。

  • 面色缘缘正赤

    形容满脸通红。太阳病未解,并传阳明时出现的病色。阳明之经循于面,阳气郁发于表,故面色红赤。治宜发汗解表。《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在表。”

  • 肺虚作喘

    证名。出《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肺经津气不足而致的喘急。小儿虚喘的发生,多由元气不足,或因病后体虚,或因久咳不止,以致肺气虚弱,不能清肃下降所致。症见喘而呼吸短促,痰声低微,面色白,额上有汗,

  • 万病解毒丹

    即紫金锭,见该条。

  • 强者写(泻)之

    治则。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即实者泻之。对邪气亢盛、正气未虚的病证用攻逐泻下的方药或针刺泻法治疗。

  • 江剪刀草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蔊菜之别名,详该条。

  • 双解汤

    《仁斋直指方论》卷二十三方。肉桂、大黄、白芍药、泽泻、炒牵牛子、炒桃仁各一分,甘草半分。为粗末,每次三钱,加生姜五片,水煎,食前服,日二次。治便毒,内蕴热气,外挟寒邪,精血交滞,肿结疼痛。

  • 针灸经穴挂图

    即绘有人体经穴位置的挂图,一般可供临床、教学和研究参考。国内发行较广的有北京中医学院和广州部队后勤部卫生部编绘的二种,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印行。

  • 发蒙

    古刺法名。五节刺之一。《灵枢·刺节真邪》:“发蒙者,刺府输,去府病也。”是指六腑疾患取用六阳经的穴位予以治疗。亦有指取用三阳经的五俞穴者。该篇还指出,耳无所闻,目无所见者,取用听宫穴,即属本法。所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