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败酱草

败酱草

药材名称败酱草

拼音Bài Jiànɡ Cǎo

别名黄花败酱、龙芽败酱、黄花龙牙

来源本品为败酱草科植物黄花龙芽Patrinia scabiosaefolia Fisch. ex Link.,白花败酱(苦斋)P. villosa (Thunb.) Juss.,以根状茎全草入药。根春秋季节采挖,去掉茎叶洗净,晒干。全草夏秋采割,洗净晒干。

炮制洗净,晒干,切碎用。

性味辛、苦,凉。

归经入胃、大肠、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痈排脓,活血行瘀。用于肠痈、肺痈及疮痈肿毒,实热瘀滞所致的胸腹疼痛,产后瘀滞腹痛等症。

用法用量0.5~1两,鲜全草2~4两;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备注(1)临床上常与红藤、苡仁、桃仁、丹皮、大黄等配伍,用治肠痈(急性阑尾炎);与鱼腥草桔梗、苡仁、冬瓜子、芦根等配伍,用治肺痈(肺脓疡);与银花、连翘等配伍,用治疮痈肿毒,同时用本品鲜草捣烂外敷。配红花山楂等药,治产后瘀血,腹中刺痛等症。配蒲公英金银花,用治急性结膜炎、结膜充血肿痛;配茵陈栀子等治急性黄疸性肝炎。

(2)本品药材来源较复杂,属于败酱科的败酱草,仅在民间应用,不见市售。据《中药志》说:「今市售败酱草主要有两种:北方习惯使用菊科植物苣莳菜的带根全草;南方习惯使用十字花科植物菥蓂的带草全果。」又说:「北方多数地区作败酱草用的苣莳菜,在《植物名实图考》中即称作苣莳菜,并非作为败酱草的别名,但未述及其效用;南方多数地区作败酱草用的菥蓂,亦为另一种药物,《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主治明目、目痛、泪出等病;败酱草主治暴热火疮、赤气、疥、瘙、疽、痔等病,二者效用不同。」这说明现在市上出售的败酱草恐非古代所用的败酱草,原植物即为菥蓂,一般用量为三钱至一两,煎服。菥蓂一药在临床上应用时常与清热解毒药与活血祛瘀药配伍同用,不作单味药使用,故菥蓂是否具消痈排脓的功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猜你喜欢

  • 兰香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兰香草药材名称兰香草拼音Lán Xiānɡ Cǎo别名山薄荷、莸、独脚球、蓝花草、酒药草、金石香、石上香、齿瓣兰香草来源为马鞭草科兰香草属植物兰香草Caryopteris

  • 长叶紫珠

    药材名称长叶紫珠拼音Chánɡ Yè Zǐ Zhū别名山枇杷(《福建民间草药》),牛舌癀(《闽南民间草药》),野枇杷(《中国药植图鉴》)。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黄毛

  • 金钗

    药材名称金钗拼音Jīn Chāi来源药材基源:为杜鹃花科植物硬毛白珠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aultheria leucocarpeBl.va.hirsuta(D,Fang etN.K.Lian

  • 水麻叶

    《中药大辞典》:水麻叶药材名称水麻叶拼音Shuǐ Má Yè别名土甘草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荨麻科植物冷水花的全草。秋后采。原形态一年生草本,全体无毛,高30~60厘米。叶对生

  • 白薯莨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薯莨药材名称白薯莨拼音Bái Shǔ Lànɡ别名山仆薯、板薯、那亚、榜花薯、叶板茨、榜薯、野葛薯、山薯来源薯蓣科薯蓣属植物白薯莨Dioscorea hisp

  • 工布乌头

    药材名称工布乌头拼音Gōnɡ Bù Wū Tóu英文名Root of Kongpo Monkshood别名雪山一支蒿出处出自《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工布乌头的块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

  • 小儿血参

    药材名称小儿血参拼音Xiǎo ér Xuè Shēn别名笔龙胆、路边红、爪米草、二郎箭来源药材基源:为龙胆科植物深红龙胆的带根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entiana rubzcunda Franc

  • 岭南杜鹃

    药材名称岭南杜鹃拼音Lǐnɡ Nán Dù Juān别名紫花杜鹃来源杜鹃花科杜鹃花属植物异叶杜鹃Rhododendron mariae Hance.以叶入药。夏季采叶,鲜用或阴干用

  • 乳源木莲果

    药材名称乳源木莲果拼音Rǔ Yuán Mù Lián Guǒ别名木莲果来源药材基源:为木兰科植物乳源木莲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nglietia yuyuanensis Law.采收和储藏:秋

  • 水菇里

    药材名称水菇里别名水菇藜、红野豆、野黄豆来源豆科水菇里Desmodium henryi A. K. Schindl.,以根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微麻、涩,温。功能主治活血散瘀,止痛,舒筋活络。主治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