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解颅

解颅

病证名。又名囟开不合。指小儿到一定的年龄,囟应合而不合,头缝开解,囟门较正常儿为大的病态。一般矢状缝及其他头骨大都在6个月时骨化。前囟的斜径,在初生时约2.5厘米,到12~18个月时闭合。后囟在初生时或闭或微开,最晚于2~4个月时闭合。延迟闭合,多由胎禀不足,先天肾气亏虚,不能充养脑髓而致。《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八:“肾主骨髓,而脑为髓海,肾气不盛,则髓海不足,不能结成,故头颅开解也。”囟门晚闭见于脑积水、佝偻病、呆小病等。治以培元、滋肾、充髓为主,宜内服调元散(《证治准绳》:人参白术茯苓熟地茯神黄耆山药、炙甘草当归白芍川芎石菖蒲、姜、枣),外用封囟散(柏子仁天南星防风研末)猪胆汁调,摊纱布上,敷于囟门。

猜你喜欢

  • 血虚痰

    因血虚所致的痰证。《症因脉治》卷二:“血虚痰,五心烦热,形体消瘦,六脉细数。”治宜养血化痰。方用加减四物汤加贝母、杏仁、青黛等。参见痰证条。

  • 鲁府禁方

    方书名。又名《鲁府秘方》。4卷。明·龚廷贤撰(一作刘应泰编)。刊于1594年。本书系作者在明宗室鲁王府任职时所录之验方汇编而成。并由鲁王府刊行,故以为书名。书中列病名110余种,附以作者收集或试用之治

  • 解痉

    又称镇痉。用平肝、镇潜、祛风的药物解除震颤、手足痉挛(抽搐)及角弓反张(项背强硬向后反张如弓状)等症,称解痉。参见熄风条。

  • 杂症会心录

    书名。2卷。清·汪蕴谷撰于1754年。本书为作者数十年研究古典医籍心得及临床经验总结的汇辑。其中有三篇医学总论,五十余篇有关内科、妇科、杂症症治的论述,辨证析因细致,并列医方、医案。治法宗张介宾,以扶

  • 川五味子

    见《四川中药志》。即南五味子,详该条。

  • 许橡村

    【介绍】:见许豫和条。

  • 陈士铎

    【介绍】:清代医家。号远公,别号朱华子。浙江山阴人,生活于17世纪。幼年家贫,读史书。年长习医,读医书几十年。曾客游燕都(今北京),伪称遇异人而将明末清初著名文人和医家傅青主所传之著述《石室秘录》、《

  • 黧黑斑

    证名。系指面部皮肤的色素沉着性疾患。出《外科正宗》卷四。又名面皯、黧黑、面尘。由肾亏火旺,血虚不荣,火燥结滞或肝郁气滞所致。多发于面部,以女性多见。皮损呈黄褐色或淡黑色斑片,形状大小不一,色枯不泽,境

  • 老汉扳缯

    小儿推拿方法。出陈氏《小儿按摩经》。又名老翁绞。《针灸大成·卷十·手诀》:“以一手掐大指根骨,一手掐脾经摇之,治痞块也。”

  • 五志

    指喜、怒、思、忧、恐五种情志的变动与五脏的机能有关。心志为喜,肝志为怒,脾志为思,肺志为忧,肾志为恐(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