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茯苓甘草汤

茯苓甘草汤

伤寒论》:茯苓甘草汤

药方名称茯苓甘草汤

别名茯苓桂甘汤、茯苓

处方茯苓2两,桂枝2两(去皮),甘草1两(炙),生姜3两(切)。

功能主治温中化饮,通阳利水。主心下停饮,心悸,汗出不渴,小便不利;咳而遗溺;奔豚。伤寒汗出不渴者;伤寒厥而心下悸者。伤寒发汗后,腹下气满,小便不利。膀胱腑发咳,咳而遗溺。疝作奔豚。

用法用量茯苓桂甘汤(《医学入门》卷四)、茯苓汤(《嵩崖尊生》卷七)。

各家论述1.《普济方》;茯苓甘草之甘,益津液而和卫,桂枝生姜之辛,助阳气而解表。

2.《内台方议》:今此汗出而渴者,为邪不传里,但在表而表虚也。故与茯苓为君而益津和中;甘草为臣辅之;以桂枝为佐,生姜为使,二者之辛而固卫气者也。③《伤寒附翼》:此厥明伤寒发散内邪之汗剂,凡伤寒厥而心下悸者,宜先治水,后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作利也。此方本欲利水,反取表药为里症用,故虽重用姜、桂,而以里药名方耳。厥明伤寒,先热者后必厥,先热时必消渴。今厥而心下悸,是下利之源,斯时不热不渴可知矣。因消渴时饮水多,心下之水气不能入心为汗,蓄而不消,故四肢逆冷而心下悸也。肺为水母,肺气不化,则水气不行。茯苓为化气之品,故能清水之源;桂枝生姜,则从辛入肺,使水气通于肺,以行营卫阴阳,则外走肌表而为汗矣;佐甘草以缓之,汗出周身,而厥自止,水精四布,而悸自安。以之治水者,即所以治厥也。伤寒心悸无汗而不渴者,津液未亏,故也用此方大发其汗。用姜、桂与茯苓等分,而不用芍药、大枣,是大发其汗。佐甘草者,一以协辛发汗,且恐水渍入胃也。

临床应用心下停水:程某,男,年48岁。平素脾气衰弱,常患噫气胃满,消化滞呆之证。后在溽暑季节,贪食瓜果,而患腹泻。服健脾利水之剂,腹泻止,而胸脘满闷异常,逆气上冲,烦躁不宁,头眩欲呕,心下漉漉作水声,四肢逆冷,舌质淡,而苔白腻,脉象沉弦。此为脾不健运,水湿停潴之证。故以扶阳温胃行水之茯苓甘草汤治之。处方:桂枝15g,茯苓24g,生姜15g,甘草3g。连服2剂,而躁烦不作,脘闷消失,冲逆平息,脉象虚软。后以健脾行水之剂,调理而愈。

摘录伤寒论

《会约》卷四:茯苓甘草汤

药方名称茯苓甘草汤

处方半夏2钱,生姜3钱,茯苓3钱,甘草1钱,陈皮1钱,白术1钱半。

功能主治水停心下,眩悸呕吐。

用法用量水煎服。

如渴而小水不利,加泽泻8分,肉桂5分。

摘录《会约》卷四

猜你喜欢

  • 改容膏

    《医方集解》:改容膏药方名称改容膏处方蓖麻子30克冰片0.9克功能主治治中风口眼歪斜,无他证者。用法用量共捣为膏,左歪贴右,右歪贴左。寒月加干姜、附子各3克。摘录《医方集解》《增补内经拾遗》卷四:改容

  • 茅根干葛汤

    药方名称茅根干葛汤处方茅根、干葛、半夏、姜汁。功能主治温病有热,饮冷变哕者。用法用量水姜煎服。摘录《伤寒全生集》卷二

  • 卧龙丹

    药方名称卧龙丹处方西黄金箔各1.2克 梅冰荆芥闹羊花各6克麝香辰砂各L5克 牙皂角4.5克细辛3克 灯心灰7.2克制法上药九味,共研细末,瓷瓶密收。功能主治开窍通闭。治诸痧中恶,霍乱,五绝,诸般卒倒急

  • 疳劳丸

    药方名称疳劳丸处方茶毗处煤7钱,甘草3钱,麝香2分。制法上糊丸。功能主治疳劳初发,咳嗽盗汗黄瘦。用法用量15岁以上,每服7分,空心以黄耆汤送下,日2夜1。摘录《续名家方选》

  • 茯苓琥珀汤

    《卫生宝鉴》卷十七:茯苓琥珀汤药方名称茯苓琥珀汤处方茯苓(去皮)琥珀白术各15克 洚泻30克滑石21克 木猪苓15克(去皮)甘草(炙)桂(去皮)各9克功能主治治下焦虚冷,小便数而短,昼夜约二十余行,脐

  • 二香化积丸

    药方名称二香化积丸处方大乌梅8个(去核,炒),巴豆16个(微去油),胡椒(大者)15粒,陈皮半两,青皮半两,缩砂仁半两,丁香1钱。制法上为末,米醋糊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诸食积。用法用量《奇效良方》

  • 点毒丹

    药方名称点毒丹处方黄柏。制法上为极细末,入雄猪胆汁调如粘。功能主治热疖初起未出头。用法用量用少许点疖中间即消。摘录《外科证治全书》卷四

  • 柏花丸

    药方名称柏花丸处方贝母4钱,川柏(蜜炙)1钱,百合2钱,款冬花2钱5分,冰片3分。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青豆大。功能主治肺热咳嗽。用法用量每服1丸。摘录《囊秘喉书》卷下

  • 加味调中益气汤

    《医学正传》卷四引东垣方:加味调中益气汤药方名称加味调中益气汤处方陈皮黄柏(酒炒)各0.9克升麻(去粗皮)柴胡(去芦)各1.2克人参甘草(炙)苍术各18克(米泔浸)黄耆3克川芎1.8克蔓荆子0.9克(

  • 拔痹膏

    药方名称拔痹膏处方生半夏(为末)、广胶各等分。制法先用姜汁将膏煎烊,调入半夏。功能主治痹证,历节。用法用量涂。摘录《兰台轨范》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