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芦叶

芦叶

《中药大辞典》:芦叶

药材名称芦叶

拼音Lú Yè

别名芦箬(《本经逢原》)。

出处《唐本草》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芦苇。春、夏、秋均可采取。

化学成分含纤维素21.45~21.35%,戊聚糖15.21~10.55%,木质素42.01~50.79%,灰分11.33~10.67%,水分10.00~6.67%。尚含抗坏血酸0.2%。

性味《纲目》:"甘,寒,无毒。"

功能主治治上吐下泻,吐血,衄血,肺痈,发背。

①《纲目》:"治霍乱呕逆,痈疽。"

②《本经逢原》:"烧存性,治吐衄诸血。"

③《玉楸药解》:"清肺止呕。治背疽肺痈。"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两;或烧存性研末。外用:研末撒。

复方①治霍乱吐泻,烦渴心躁:芦叶一两(锉),糯米半两。上药,以水一大盏,入竹茹一分,煎至六分,后入蜜半合,生姜汁半合,煎三两沸,去滓,放温。时时呷之。(《圣惠方》)

②发背溃烂:陈芦叶为末,以葱、椒汤洗净,敷之。(《乾坤生意秘韫》)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芦叶

药材名称芦叶

拼音Lú Yè

英文名Reed leaf

别名芦箬

出处出自《唐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芦苇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ragmites communis Trin.[P.australis(Cav.)Trin.]

采收和储藏:春、夏、秋三季均可采收。

原形态芦苇,多年生高大草本,高1-3m。地下茎粗壮,横走,节间中空,节上有芽。茎直立,中空。叶2列,互生;叶鞘圆筒状,叶舌有毛;叶片扁平,长15-45cm,宽1-3.5cm,边缘粗糙。穗状花序排列成大型圆锥花序,顶生,长20-40cm,微下垂,下部梗腋间具白色柔毛;小穗通常有4-7花,长10-16cm;第1花通常为雄花,颖片披针形,不等长,第1颖片长为第2颖片之半之半或更短;外稃长于内稃,光滑开展;两性花,雄蕊3,雌蕊1,花柱2,柱头羽状。颖果椭圆形,与内稃分离。花、果期7-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河流、池沼岸边浅水中。

资源分布: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

性状性状鉴别 常皱缩卷曲或纵裂,展平后完整者分叶鞘,叶舌和叶片。叶鞘圆筒形,长12-16cm,外表面灰黄色,具细密浅纵沟纹,内表面光亮;叶舌短,高1-2mm,下部呈棕黑色横线线,上部为白色毛须状;叶片线状披针形,长30-50cm,宽2-3cm,两面灰绿色,背面下部中脉搏外突,先端长尾尖黄色,基部渐窄,两侧小耳状,内卷,全缘。质脆,易折断,断面较整齐,叶鞘可见1列孔洞。气微,味淡。

化学成分叶含16种氨基酸:丙氨酸(alanine),缬氨酸(valine),甘氨酸(glycine),亮氨酸(leucine),丝氨酸(serine),苏氨酸(羟丁氨酸,threonine),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谷氨酸(glutamic acid),赖氨酸(lysine),组氨酸(histidine)蛋氨酸(methionine),半胱氨酸(cysteine),胱氨酸(cystine),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色氨酸(tryptophane)和酷氨酸(tyrosine)及2种胺类开冬酰胺(asparagine)和谷酰胺(glutamine)。叶片含亚精胺(spermidine),精胺(spermine)和腐胺(putrescine)。叶还含维生素C(vitamin C,ascorbic acid),纤维素(cellulose)戊聚糖(pentosan),木质素(lignin),叶绿素(chlorophyll)和脱植基叶绿素(chlorophyllide)及小麦黄素(tricin)

性味甘;寒

归经肺;胃经

功能主治清热辟秽;止血;解毒。主霍乱叶泻;吐血;衄血;肺痈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60g;或烧存性研末。外用:适量,研末敷或烧灰淋汁熬膏敷。

各家论述1.《本草纲目》:治霍乱呕逆,痈疽。

2.《本经逢原》:烧存性,治吐衄诸血。

3.《玉楸药解》:清肺止呕。治背疽肺痈。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紫荆桠

    药材名称紫荆桠拼音Zǐ Jīnɡ Yā英文名Engler Abelia,Fruit of flower of Engler Abelia出处出自《四川中药志》来源药材基源:为忍冬科植物小叶六道木的茎、

  • 喜马拉雅米口袋

    《中药大辞典》:喜马拉雅米口袋药材名称喜马拉雅米口袋拼音Xǐ Mǎ Lā Yǎ Mǐ Kǒu Dɑi别名杰巴区土(藏名)。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异叶米口袋的带根全草。7~8月采收。原形态

  • 千叶独活根

    药材名称千叶独活根拼音Qiān Yè Dú Huó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裂叶独活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racleum millefolium Diels采收和储藏:4-10月采挖,

  • 高粱火焰苞

    药材名称高粱火焰苞拼音Gāo Liɑnɡ Huǒ Yàn Bāo出处《重庆草药》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蜀黍的幼穗感染丝黑穗菌后产生的病穗。功能主治治吐血,便血:红痢,黑痢。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

  • 水胡满根

    《中药大辞典》:水胡满根药材名称水胡满根拼音Shuǐ Hú Mǎn Gēn出处《广东中草药》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苦朗树的根。全年可采。洗净,去青皮,蒸过晒干,切片备用。原形态植物形态详&quo

  • 变叶美登木

    药材名称变叶美登木拼音Biàn Yè Měi Dēnɡ Mù英文名Variable-leaved Mayten别名变叶裸实、刺仔木、咬眼刺(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

  • 桂皮

    《中药大辞典》:桂皮药材名称桂皮拼音Guì Pí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樟科植物天竺桂、阴香、细叶香桂或川桂等的树皮。冬季采取树皮,阴干。原形态①天竺桂(《海药本草》),又名:山桂

  • 大花素馨花

    药材名称大花素馨花来源木犀科茉莉花属植物大花素馨花Jasminum officinale L. var. grandiflorum (L.) Kobuski (J. grandiflorum L.),

  • 刺叶楤木

    药材名称刺叶楤木拼音Cì Yè Sǒnɡ Mù英文名bark of Spinyleaf Aralia别名鸟不企、鸡云木、鹰不扒、雷公木出处始载于《福建师范学院学报》。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长刺楤木

  • 娘娘菜

    药材名称娘娘菜拼音Niánɡ Niánɡ Cài来源药材基源:为石竹科植物薄蒴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pyrodiclis holosteozides(C.A.Mey.)Fenzl ex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