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普济方》。即天仙藤,详该条。
类中风病因之一。因突然惊骇,精神散乱而引起的类中风证。
《审视瑶函》卷三方。又名定志丸。人参二钱,天门冬、炒石菖蒲、远志、麦门冬、予知子各一两,茯苓二两。为细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朱砂二钱为衣,每服一钱五分,茶水或开水送下。治目珠突出。
《喉科指掌》卷一方。荆芥穗、薄荷各三钱,炒僵蚕、桔梗、生甘草、防风、前胡、枳壳各二钱。为粗末,水煎去渣,徐徐漱咽。治一切咽喉诸症。
【介绍】:清代藏医学家。著有《医学史甘露长河》,未见传世。
元、明、清代医官职称。为太医院的高级官职。元代置太医院使2人,始设于1285年(至元二十二年),官阶正二品,以后各代略有增减,其官阶亦有变化。参见太医院条。
见《广州植物志》。为荷苞花之别名,详该条。
出《滇南本草》。为金针菜之别名,详该条。
见《苏州本产药材》。即蒲种壳,详该条。
即平肝熄风。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