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王珉条。
药物学著作。2卷。清·张德裕撰。刊于1828年。本书以药性分类,计甘温、甘凉、发散、气品、血品、苦凉、苦温、苦寒、辛热、毒攻、固涩、杂列共12类,361种药物。叙述简要,有一定参考价值。
见《湖南民间药物资料》。为牡蒿之别名,详该条。
见清·赵其光《本草求原》。即柑皮,详该条。
鸣,声音;显,显露形色。指显露声色。《素问·五常政大论》:“其令鸣显。”
证名。指因偏嗜甘味所致的哮喘。属虚哮范畴。《类证治裁》卷二:“治虚哮用麦冬三两,桔梗三钱,甘草二钱。……糖哮加佩兰三钱,再用海螵蛸火煅研末,大人五钱,小儿二钱,黑沙糖拌匀调服。”参见虚哮条。
外内,指针刺的浅刺、深刺手法,即针刺不得气时,男子当用浅提法,女子当用深插法,以使针下得气。《难经·七十八难》:“不得气,乃与男外女内。”《难经本义》注:“若停针候气,久而不至,乃与男子则浅其针而候之
病证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源流》。指火邪内郁所致的气喘。多由邪热内郁,肺气壅遏不宣而成。症见喘促、厥逆、神情闷乱等。《医贯·喘》:“又有一等火郁之证,六脉微,甚至沉伏,四肢悉寒,甚至厥逆,拂拂
灸法术语。指病人在灸治过程中发生的晕厥现象。多因体质虚弱,情绪紧张,或艾炷过大,壮数太多,火力过猛所引起。清·吴亦鼎《神灸经纶》:“着火有眩晕者,神气虚也,仍以冷物压灸处,其晕自甦。”临床表现与处理方
病名。小儿腠理不密,容易感冒,表邪侵入,首先犯肺,因而在冬、春气候多变的季节,最易引起咳嗽。另小儿如消化不良,以致脾为湿困,容易生痰,痰湿内蕴,则肺气失宣,亦致咳嗽。至于体质素弱,久咳伤津,导致虚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