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筋缩

筋缩

①证名。又称缩筋。指筋脉挛急不舒、疼痛。《脉经》卷三:“脉弗营则筋缩急。”《杂病源流犀烛·筋骨皮肉毛发病源流》:“筋缩为热,缩者短促。……是其意实以缩即为拘挛之义。”多由受寒,或热伤筋脉,或血虚无以养筋所致。可见于痉病、痹证等病。若兼唇青舌卷卵缩为危候。②经穴名。代号DU8。出《针灸甲乙经》。《医学入门》作筋束。属督脉。位于背部第九、十胸椎棘突之间。主治胃痛,脊强瘈疭腰背痛癫痫,以及肝炎,胆囊炎等。向上斜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猜你喜欢

  • 肉人

    三种肥壮人中的一种。出《灵枢·卫气失常》。其皮肉结实,体型较大。

  • 玉金

    见《中国医学大辞典》。即郁金,详该条。

  • 胞(yǐ 乙)膊

    肐同胳。详胳膊条。

  • 空心蕹藤菜

    见《福建中草药》。为空心苋之别名,详该条。

  • 肩抬复位法

    正骨手法。适用于髋关节脱臼的复位。以左髋关节为例:在腰麻或全麻下,患者仰卧,将臀部置于床的一端。一助手双手固定骨盆不动,另一助手抬平健肢不动,医者弯腰分腿面对患者,以右肩填于患侧腘窝下,抬起患肢,双手

  • 囊底

    经外奇穴名。《太平圣惠方》:“小儿胎疝,卵偏重者,灸囊后缝十字文当上三壮。”《奇效良方》列作奇穴,名囊底穴。位于男性阴囊后十字纹中。主治肾脏风疮,小肠疝气,偏坠,阴囊湿痒,睾丸炎等。艾炷灸3~5壮;或

  • 鸳鸯豆

    见《中药材手册》。为相思子之别名,详该条。

  • 膜外气

    病名。指气攻腹膜之外而虚胀、肿满者。《圣济总录》卷八十:“膜外气……本于肺受寒邪,传之于肾,肾气虚弱,脾土又衰,不能制水,使水湿散溢于肌肤之间,气攻于腹膜之外,故谓之膜外气,其病令人虚胀,四肢肿满,按

  • 露丹

    病证名。为小儿满面发红的疱疹性疾患。《幼幼集成》:“小儿生后,百日内外,半岁以上,忽然眼胞红肿,面青色,夜间烦啼,脸如胭脂,此因热伏在内,发之于外,初则满面如水痘,脚微红而不壮,出没无定,次至颈项,赤

  • 刘扣中

    【介绍】:见刘亩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