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筋缓

筋缓

证名。指筋脉弛缓,不能随意运动。多因肝肾虚亏,或肝藏受风,或血热所致。《难经·十二难》:“肾肝内绝,绝则骨痿筋缓。”《证治要诀·诸中门》:“盖肝主筋属木,风易入之,各从其类,肝受风则筋缓不荣。”《杂病源流犀烛·筋骨皮肉毛发病源流》:“筋缓之原血热,无足疑者;……筋缓宜五加皮散。”本证可见于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及脑炎后遗症、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多发性肌炎等疾患。

猜你喜欢

  • 小泽兰丸

    《备急千金要方》卷四方。泽兰二两六铢,当归、甘草各一两十八铢,川芎、柏子仁、防风、茯苓各一两,白芷、川椒、藁本、细辛、白术、桂心、芜荑、人参、食茱萸、厚朴各十八铢,石膏二两。为细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

  • 昏睡露睛

    病证名。指病人昏睡,眼睑半开半合。余梦塘《保赤存真》卷四:“脾胃虚极,眼皮不能紧合,故睡而半开半合。宜大温补为主。吐泻病多见此证。”宜用参附汤之类。

  • 知命丸

    见《外科正宗》卷一。即黍米寸金丹,见该条。

  • 月信不行

    见《世医得效方》卷十五。即经闭,详该条。

  • 阑门

    ①《难经·四十四难》:“大肠小肠会为阑门。”七冲门之一。指大、小肠交界部位。形容此处如门户间的门阑,故称。②经外奇穴名。出《针灸大全》,原谓“在曲骨两旁各三寸”。一说“在阴茎根两旁各开三寸是穴”(《类

  • 蛊注毒痢

    病名。见《张氏医通》卷七。即蛊注痢,详该条。

  • 臼齿

    即尽根牙。

  • 湿痰脚气

    病名。见《丹溪心法·脚气》。由湿盛生痰,湿痰下注而成。证见腿足重木,软弱无力,兼有大便滑泄等。宜用丹溪治湿痰脚气方(苍术、防风、槟榔、香附、川芎、条芩、滑石、甘草)。参见脚气条。

  • 下利清谷

    证名。出《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指泻出物清稀夹杂不消化食物者。多因脾肾虚寒所致。治宜温中散寒,用四逆汤、通脉四逆汤。参寒泄条。

  • 暗痧

    痧证之一。①《痧胀玉衡·暗痧》:“心中闷闷不已,欲食不食,行坐如常,即饮温热,不见凶处,更无心腹腰背疼痛之苦,但渐渐憔悴,日甚一日,若不知治,亦成大害,此痧之慢而轻者也,放之即愈。亦有头痛发热,心中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