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见《证治准绳·喘》。指肾中水邪上干于肺的气喘。《景岳全书·喘促》:“水病为喘者,以肾邪干肺也,然水不能化而子病及母,使非精气之败,何以至此。”《医学纲目·喘》:“肾喘则呕咳。经云,少阴所谓呕咳上
证名。出《儒门事亲》。指咳嗽而有痰涎溢出者。多由风热炽盛,灼液酿成痰涎,上逆而嗽;亦有素体阳虚,肺复受寒,以致痰涎上泛,射肺而嗽。风热炽盛者,治以清热豁痰为主,用温胆汤加竹黄,竹沥,僵蚕之类;阳虚受寒
四诊之一。运用视觉观察病人的神色、动态、体表各部、舌体与舌苔、大小便和其它分泌物,从而获取与疾病有关的辨证资料。一般以神色、舌诊为重点(小儿包括诊指纹)。辨别色泽时,以在自然光线较充足的地方为好。
出《新修本草》。即栗子,详该条。
即炼丹。见该条。
病名。出《刘涓子鬼遗方》卷一。由于少阳三焦经热毒郁滞所致。疽生于瘈脉(在颞骨乳突根部稍前耳后肌中)、翳风(在腮腺后沿乳突和下颌角之间)二穴。初起多憎寒壮热,口渴。若溃黄色脓者为顺,出黑色稀水者为恶候,
听声知病之一。见《证治准绳·幼科》。语短声迟缓,肠鸣泄泻频。嘎声多不响,风热肺家因。
【生卒】:1884~1968年【介绍】:现代医家。浙江萧山人。从事临床工作数十年,积有丰富经验,善治内科各种杂病,所拟方剂,有的制成成药,受到患者欢迎。建国前,主张中医吸取西医之长,并创办华北国医学院
病名。见《外科枢要》卷三。多因劳伤肺气,复被外邪所袭而成。瘤体软,皮色如常,无寒无热,随喜怒而增大或缩小。治宜益肺调气,化痰散结。用通气散坚丸。
参见高憩云外科十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