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百足藤

百足藤

药材名称百足藤

拼音Bǎi Zú Ténɡ

英文名Creeping Pothos

别名神仙对坐草、石上蜈蚣、飞天蜈蚣、百足草、铁斑鸠、巴岩姜、姜藤、天蜈蚣、土石蜈蚣、雄鸡尾、细蜈蚣草、蜈蚣草、石蜈蚣、下山蜈蚣

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

来源药材基源:为天南星科植物百足藤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thos repens (Lour.) Druce [Flagellaria repens Lour]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洗净,鲜用或切段晒干。

原形态百足藤,附生藤本,长1-20m。分枝较功,营养枝具棱,常曲折,节间长0.5-1.5cm,节上气生根长1-2cm,贴附于树上;花枝圆柱形,具纵条纹,节间长1-1.5cm,一般没有气生根,多披散或下垂。叶柄长楔形,先端微凹,长达13-15cm,宽1-1.5cm,幼枝上叶柄长2-3cm,宽4mm;叶片披针形,向上渐狭,长3-4cm,宽5-7mm,与叶柄皆具平行纵脉,细脉网结,但极不明显,幼枝上叶片较小,长1-2cm,宽3-4mm。总花序柄腑生和顶生,长约2-3cm;苞片3-5,披针形,长1-5cm,覆瓦状排列或较远离;花序柄细长,长11-13cm,基部有一长1-2cm的线形小苞片;佛焰苞绿色,线状披针形,锐尖,具长尖头;肉穗花序黄绿色,雄蕊黄色,雌蕊淡绿,细圆柱形,长5-6cm,果时伸长可达10cm,具醒;花密,花被片6,黄绿色雄蕊和柱头稍超出花被,花药黄色。浆时成熟时焰色,卵形,长约1cm。花期3-4月,果期5-7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900m以下的林内石上或树干上附生。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性味味辛;性温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散瘀接骨,消肿止痛。主劳伤;跌打肿痛;骨折;疮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或酒炒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全株:有祛湿凉血、止痛接骨的功能,用于劳伤、跌打、骨折。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倒插花

    药材名称倒插花拼音Dǎo Chā Huā别名盘蛇莲、盘龙草、土细辛。来源药材基源:为马兜铃科植物五岭细辛的根、根茎或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sarum wulingense C.F.Liang采收

  • 牯牛卵囊

    药材名称牯牛卵囊拼音Gǔ Niú Luǎn Nánɡ出处《纲目》来源为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睾丸及阴囊。化学成分主要含雄性激素睾丸甾酮,牛睾丸100公斤得10毫克。功能主治吴球:&q

  • 骨螺

    药材名称骨螺拼音Gǔ Luó英文名comb-papilla murex别名骨贝、螬螺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骨螺科动物栉棘骨螺、浅缝骨螺、浅缝骨螺、钩棘骨螺等的壳。拉丁植物动物矿

  • 肉珊瑚

    药材名称肉珊瑚别名无叶藤、珊瑚、铁珊来源萝藦科肉珊瑚Sarcostemma acidum (Roxb.) Voigt.,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功能主治收敛,止咳,催乳。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油散木

    药材名称油散木别名大参来源五加科油散木Macropanax dispermus (Blume) O. Ktunze,以根入药。生境分部贵州。性味甘、微辛,平。功能主治健脾理气,舒筋活络。主治小儿疳积,

  • 黄蓬花

    药材名称黄蓬花别名砂旋覆花、绞蛆爬来源菊科旋覆花属植物小叶旋覆花Inula salsoloides (Turcz.) Ostenf.,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去杂质,洗净,鲜用或晒干。性味苦,寒。功能主

  • 萤火

    《中药大辞典》:萤火药材名称萤火拼音Yínɡ Huǒ别名宵行(《诗经》),磷(《毛诗传》),丹鸟、丹良(《夏小正》),即照(《尔雅》),夜光(《本经》),夜照、景天、救火、据火、挟火(《吴普

  • 变蛋

    药材名称变蛋拼音Pí Dàn别名皮蛋(《随息居饮食谱》),彩蛋、松花蛋(江苏)。出处《医林纂要》来源为鸭蛋用石灰、草灰、盐等腌制而成。性味《医林篆要》:"味辛涩甘咸,寒。

  • 千年耗子屎种子

    《中药大辞典》:千年耗子屎种子药材名称千年耗子屎种子拼音Qiān Nián Hào Zi Shǐ Zhǒnɡ Zi出处《贵阳民间药草》来源为毛茛科植物天葵的种子。原形态形态详&qu

  • 乌药

    《中国药典》:乌药药材名称乌药拼音Wū Yào英文名RADIX LINDERAE别名天台乌、台乌、矮樟、香桂樟、铜钱柴、班皮柴来源本品为樟科植物乌药Lindera aggregata (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