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白芍药

白芍药

出《本草经集注》。又名白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的根。主产浙江、四川、安徽等地。苦、酸,微寒。入肝、脾经养血敛阴柔肝止痛。①治头晕头痛,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腓肠肌痉挛,手足拘挛疼痛,自汗盗汗。②治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崩漏带下。煎服:4.5~9克。反藜芦。本品含芍药甙(Paeoniflorin)、氧化芍药甙、苯甲酸、β-谷甾醇、鞣质及挥发油等。芍药甙对小鼠有镇静、解热、镇痛、解痉和抗惊厥作用;对大鼠有抗炎作用,对应激性胃溃疡有预防作用,并抑制其胃液分泌及胃、肠运动,对子宫亦有抑制作用。对狗冠脉及后肢血管有扩张作用,能增加冠脉血流量,抑制血小板聚集。本品与甘草有效成分Fm100有多方面的协同作用,从而证实“芍药甘草汤”组成的合理性。

猜你喜欢

  • 女科切要

    妇科专著,8卷。清·吴本立(道源)纂辑。刊于1773年。作者上采前贤、旁取时论,分门别类,纂辑成书。卷1~2论调经及妇科杂病;卷3~4论广嗣及妊娠诸疾;卷5论生产及难产救治;卷6~8论产后诸疾。所论病

  • 耶律兀欲

    【介绍】:见耶律倍条。

  • 丹石中毒

    病名。古代道家崇尚炼丹,多以含铅、汞等重金属的金石类炼制,使用不当或误食每致中毒。详金石中毒、石药中毒条。

  • 疵痈

    病名。出《灵枢·痈疽》。即肩疽。见该条。

  • 惊退而瘖

    病证名。指惊风后出现的失音。多由津液受伤,肺肾阴虚所致。治法详久喑。

  • 咬骨疽

    病名。见《外科正宗》卷四。发于大腿内侧的附骨疽。详附骨疽条。

  • 腕骨

    ①骨名。①又名壅骨、虎骨、束骨。出《灵枢·本输》。解剖学同名骨。共八块(古称六块),其中豌豆骨系生长在肌腱内的籽骨,其他七块借许多韧带相连成一整体,上接桡骨,下接掌骨。②指第一跖趾关节骨突。《灵枢·本

  • 苏子

    出《本草经集注》。为紫苏子之简称,详该条。

  • 沉水香

    见《桂海虞衡志》。即沉香,详该条。

  • 足厥阴

    十二经脉之一。出《灵枢·经水》。即足厥阴肝经,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