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又称脾泻。因寒湿损脾或饮食伤脾,脾气虚弱所致。《难经·五十七难》:“脾泄者,腹胀满,泄注,食即呕吐逆。”《丹溪心法·泄泻》:“老人奉养太过,饮食伤脾,常常泄泻,亦是脾泄。”《寿世保元·泄泻》:“
针灸著作。又名《针灸聚英发挥》。4卷。明·高武撰。刊于1529年。卷1论脏腑、经络、腧穴;卷2集录各家针灸取穴方法;卷3论针法、灸法及禁灸;卷4为各种针灸歌赋。编者于书中多以按语的形式,提出自己独到的
指耳廓边缘部分。见《针灸大成》卷十。参见耳条。
古代医学分科之一。元代分医学为十三科,杂医科系专门治疗杂病的学科。参见十三科条。
见《医学真传》。为忍冬藤之别名,详该条。
指灸疮脱痂后所留遗的瘢痕。《抱朴子·仙药》:“任子季服茯苓十八年,……灸瘢皆灭,面体玉光。”
病证名。亦名经来下肉胞、经来下血胞。《妇科易知》:“经水过期,其人腹大如鼓,月经来时血中夹物如虾蟆子,并见昏迷不知人事者。宜气血双补法。方用十全大补汤。”相当于葡萄胎,可中西医结合治疗。参经闭腹大如鼓
病证名。见《傅青主女科》。亦名带下黑候。指妇女从阴道经常流出黑豆水色稠粘或稀、或腥臭的液体,也有在赤白带下中杂有黑色的,连绵不断。多因热盛熏蒸,伤及任脉带脉,肾水亏虚所致。治宜泻火清热,方用利火汤。参
指人的各种情感和本能的欲望。古人认为,欲求长生,应予节制。《庄子·天篇》:“以禁攻寝兵为外,以情欲寡浅为内。”但也有另外一种说法。王充《论衡》中有“草木无欲,寿不踰岁;人多情欲,寿至于百”的语句。
病证名。属产后危证之一。因产后败血流入脏腑,肌肤四肢热结流注,转还不得所致。《女科备要》(作者佚名):“产后面黄色干,口中流血,遍身色点生斑如何?答曰:产后败血入五脏六腑,皆满流入肌肤,败血出入,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