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痢疾论

痢疾论

书名。4卷。清·孔毓礼撰。刊于1752年。孔氏认为“瘟疫而外,惟痢疾最险恶,能死人于数日之间”。遂集前人有关方论,参以个人的识见经验编撰成书。书中对痢疾的辨证治疗论析颇详,全书共选收治痢方剂百余首,详其主治、方药及服用法。末附痢症诸药。

猜你喜欢

  • 肉绝

    病名。指肌肉羸弱败绝的疾患。《千金要方·脾脏》:“扁鹊云:“肉绝不治,五日死。何以知之?皮肤不通,外不得泄。凡肉应足太阴,太阴气绝则脉不营其肌肉,唇反者气尽,则肉先死。”参见肉极条。

  • 通玄处士

    【介绍】:见刘完素条。

  • 产门不合

    即产门不闭。详该条。

  • 五味

    ①即辛、酸、甘、苦、咸。药物以味不同,作用便不相同。辛味能散能行,酸味能收能涩,甘味能补能缓,苦味能泻能燥,咸味能软坚润下。近人认为药物味的不同,与所含的化学成分有关。如辛味的多含挥发油,酸味的多含有

  • 下林

    经穴别名。《圣济总录》:“下林,穴在上林下一夫。”所指即下巨虚,见该条。

  • 挛急

    证名。出《灵枢·经脉》。义同拘挛、拘急。参见拘挛、拘急条。

  • 鹤顶草

    出《土宿本草》。为藜之别名,详该条。

  • 吸筒疗法

    即拔罐法,亦称吸筒法。详拔罐法条。

  • 吴学易

    【介绍】:见吴嘉言条。

  • 食已即吐

    证名。指进食后片刻即吐出。《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食已即吐者,大黄甘草汤主之。”《金匮要略心典》卷下:“经云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若下既不通,必反上逆,所谓阴阳反作,气逆不从,食虽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