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王瓜子

王瓜子

《中药大辞典》:王瓜子

药材名称王瓜子

拼音Wánɡ Guā Zǐ

别名赤雹子(《本草衍义》),马雹儿子(《濒湖集简方》),土瓜仁(《本草汇言》)。

出处《药性论》

来源葫芦科植物王瓜种子。秋季采摘成熟的果实,对剖,取出种子,洗净后晒干。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王瓜"条。

生境分部产浙江。

性状干燥的种子,形似螳螂头,长约1.5厘米,宽约8~12毫米。外表褐色,或带有灰白色半透明的薄膜,有细密颗粒状突起,中部略呈三角形宽带状,边缘突起成棱脊,两端各有一圆钝部分,顶端各有凹孔;种皮坚厚;有3室,两端室内无种仁,各有1孔,中间1室较大,内有种仁1粒,呈扁平三角形或长方圆形,有褐色菲薄之内种皮包被。种仁黄褐色或黄白色,富含脂肪。

性味《纲目》:"酸苦,平,无毒。"

归经得配本草》:"入手大阴、阳明经。"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治肺痿吐血,黄疸,痢疾,肠风下血。

①《药性论》:"主小便数遗不禁。"

②《日华子本草》:"润心肺,治黄病,生用;治肺痿吐血,肠风泻血,赤白痢,炒用。"

③《本草衍义》:"治头风。"

④《纲目》:"治反胃吐食。"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入丸、散。

复方①治心肺伏热,吐血衄血:土瓜子微炒,研细,空心服二钱,白汤送。(《皮心垣家抄》)

②治黄疸胃热久不退:土瓜子微炒,煎汤饮。(《皮心垣家抄》)

③治大便下血:土瓜仁一两,生地黄二两(俱炒黑),黄连五钱(焙)。共为末,炼蜜丸梧子大。每服百丸,米饮下。(《本草汇言》)

④治反胃吐食:王瓜子配平胃散末二钱,煎服。(《四川中药志》)

⑤治筋骨痛挛:马雹儿子炒开口为末,酒服一钱。(《濒湖集简方》)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王瓜子

药材名称王瓜子

拼音Wánɡ Guā Zǐ

英文名Seed of Japanese Snakegourd

别名赤雹子、马雹儿子、土瓜仁、土瓜

出处出自《药性论》

来源药材基源:为葫芦科植物王瓜的种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richosanthes cucumeroides (Ser.) Maxim.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摘成熟的果实,对剖,取出种子,洗净后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质藤本。块根纺锤形,肥大。茎细弱,多发枝,具纵棱和槽,被短柔毛。卷须2歧,被短柔毛。叶互生;叶柄3-10cm,具纵条纹,密被短茸毛和疏短刚毛状软毛;叶片纸质,阔卵形或圆形,先端钝或渐尖,基部深心形,边缘具细齿或波状齿,长5-13(-19)cm,宽5-12(-18)cm,常3-5浅裂至深裂,或有时不分离,裂片卵形或倒卵形,上面深绿色,被短绒毛和疏散短刚毛,下面淡绿色,必被短茸毛,基出掌状脉5-7条,细脉,网状。花雌雄异株;雄花总状花序,或1单花与其并生,总花梗长5-10cm,具纵条纹,被短茸毛;花梗短,约5mm,被短茸毛;小苞片线状披针形,长2-3mm,全缘,被短茸毛,稀无小苞片;花萼筒喇叭形,长6-7cm,基部径约2mm,全缘,,被短茸毛,稀无小苞片;花萼筒喇叭形,长6-7cm,基部径约2mm,先端径约7mm,被短茸毛,列片线状披针形,长3-6mm,宽约1.5mm;花冠白以,裂片长圆状卵形,长14-15(-20)mm,宽约6-7mm,具极长的丝状流苏;雄蕊3,花丝短,分离;退化雌蕊刚毛状;雌花单生,花梗短,长0.5-1cm,子房长圆形,均密被短柔毛,花萼花冠与雄花同。审查实卵圆形,卵状椭圆形或球形,长6-7cm,径4-5.5cm,成熟时橙红色,平滑,两端钝圆,具喙;果柄长约5-20mm,被短柔毛。种子横长圆形,长7-12mm,宽7-14mm,被短柔毛。种子横长圆形,长7-12mm,宽7-14mm,深褐色,两侧室大,近圆形,径约4.5mm,表面具瘤状突起。花期5-8月,果期8-11月。

性状性状鉴别 本品呈长方体十字形,分3室,两端每室外边各有一圆形凹陷或成小孔状,室内中空。中间1室外围有1人宽环,长1-1.2cm,宽6-8mm。表面灰棕色或黑褐色,有时两端略呈亮灰色。全体粗糙,有众我的小突起。体轻,种皮坚硬,破开后,中间室内可见2片长方形的子叶,油性大。气微,味淡。

以粒大、饱满者为佳。

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红棕色。①种皮表皮细胞为1列栅状细胞,断面观呈类长方形,长短不一;角质层淡黄棕色或几无色,厚薄不匀,约至22μm;表面观呈类多角形,类长方形或不规则形,可见波状弯曲的角质细条纹,有的表皮细胞含细小草酸钙结晶。②厚壁细胞为靠外侧的种皮厚壁细胞,多成片存在,细胞较大,壁较厚,黄棕色。③石细胞数个成群,或单个散在,细胞较小,壁甚厚,红棕色,呈类方形、类圆形、圆形、圆多角形或类长方形,有的有少数分枝,直径25-68μm,长约至132μm,壁厚6-23μm,孔沟明显,胞腔内充满黄棕色或红棕色物,其中包埋有草酸钙方晶,也有1个石细胞含2个结晶。④星状细胞形状不规则,具数人分枝或突起,细胞直径11-27μm,壁稍厚者无色或淡棕色,较厚才棕色,木化,纺孔明显。⑤草酸钙方晶呈类主形、双锥形或类多角形,直径3-11μm,长至17μm。⑥色素块红棕以,大小不一,散在。⑦子叶细胞充满类圆形和类多角形糊粉粒,直径2-15μm;并含脂肪油滴和脂类物质。

化学成分种子含脂肪油15%,油中含栝楼酸(tri-chosanic acid)[1].还含氨基酸,其中愉谷氨酸(glutamic acid),精氨酸(arginine),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和亮氨酸(leucine)的含量较高[2]。此外,还含γ胍基丁酸(γ-guanidinobutyric acid),α,β-二氨基丙酸(α,β-diaminopropionic acid),豆甾烷醇(stigmastanol)

性味味酸;苦;性平

归经归肺;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凉血止血。主肺痿吐血;黄疸;痢疾;;肠风下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

各家论述1.《药性论》:主小便数遗不禁。

2.《日华子本草》:润心肺,治黄病,生用:治肺痿吐血,肠风泻血,赤白痢,炒用。

3.《本草衍义》:治头风。

4.《纲目》:治反胃吐食。

5.《本草汇言》:土瓜子,润肺化痰,清火止血之药也。此药寒润流利,故《大氏方》称为润心肺,止吐血之暴热;凉肝脾,退黄疸之久延。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青盐陈皮

    药材名称青盐陈皮拼音Qīnɡ Yán Chén Pí出处《百草镜》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橘类的果皮用甘草、乌梅、川贝、青盐等加工制成。制法《百草镜》:"制青盐陈皮:陈

  • 土中闻

    药材名称土中闻拼音Tǔ Zhōnɡ Wén别名鸡脚参、象牙参、鸡脚玉兰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姜科植物土中闻的根。秋季采挖。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0~20厘米。有粗壮肉质的根茎,5~6

  • 栲栗叶

    药材名称栲栗叶拼音Kǎo Lì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壳斗科植物桂林栲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stanopsis chinensis Hance采收和储藏:春、夏、秋季均可采摘,鲜用或晒干。原形态

  • 毛大丁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毛大丁草药材名称毛大丁草拼音Máo Dà Dīnɡ Cǎo别名兔耳风[云南]、小一枝箭、一枝香[福建]、白眉、一柱香、扑地香、白花一枝香、头顶一枝香、磨地香来源

  • 叩头虫

    《中药大辞典》:叩头虫药材名称叩头虫拼音Kòu Tóu Chónɡ别名跳百丈(《纲目拾遗》),跳搏虫、膈膊虫(《中国医学大辞典》),跳米虫、蛷(《动物学大辞典》),剥剥跳

  • 忍冬藤

    《中国药典》:忍冬藤药材名称忍冬藤拼音Rěn Dōnɡ Ténɡ英文名CAULIS LONICERAE别名忍冬、银花藤、金银藤来源本品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

  • 草龙

    《全国中草药汇编》:草龙药材名称草龙拼音Cǎo Lónɡ别名化骨溶、假木瓜、水仙桃、田浮草、香须公来源柳叶菜科水龙属植物草龙Jussiaea linifolia Vahl,以全草入药。夏秋采

  • 乌豆根

    《中药大辞典》:乌豆根药材名称乌豆根拼音Wū Dòu Gēn别名山豆根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豆科植物西南槐树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态灌木,高1~2米。小枝密被棕色短软毛。单数羽状复叶,互生

  • 稗根苗

    《中药大辞典》:稗根苗药材名称稗根苗拼音Bài Gēn Miáo出处《纲目》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稗的根和苗叶。原形态稗(《左传》)。一年生草本,高50~130厘米。秆直立或广展。叶片扁

  • 野草香

    药材名称野草香拼音Yě Cǎo Xiānɡ别名野香薷、鱼香菜、木姜花、野薄荷、狗尾草、野香苏、野苏麻、满山香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野草香的叶或茎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lsholtzia cy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