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灼疮
出《诸病原候论》卷三十五。即王烂疮。详该条。
出《诸病原候论》卷三十五。即王烂疮。详该条。
【介绍】:元代医生。曾任太医院副使。1261年朝廷命大明等路之抚使岁给王安仁等衣粮,并赐田以为永业。同年5月朝廷授予金牌,往诸路设立医学,并制定了教学及考核等制度,推行医学教育。
指痰涎壅盛之喘息咳嗽。《证治准绳·幼科》:“肺气不调,咳嗽喘满,痰涎壅塞,心下坚满。”治宜半夏丸。
《仁斋直指方论》卷十二方。当归、川芎、芍药、青皮、陈皮、茯苓、制半夏各一分,鳖甲(醋炙)五钱。为粗末,每服三钱,加生姜五片,大枣二枚,乌梅一个,水煎服。治劳疟寒热。若热多,加柴胡;寒多,加草果。
古病名。亦称贲豚。《诸病源候论·积聚病诸候》:“肾之积名曰贲肫,发于少腹,上至心下,若肫贲走之状。”详贲豚条。
病证名。又作淋閟、淋秘。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①淋与癃闭的总称。小便滴沥涩痛谓之淋,小便急满不通谓之闭。《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一:“热结下焦则为溺血,令人淋闭不通。”“下焦结热,小便赤黄不利,数起
眼的八廓名称之一。用八卦配自然界八种物质现象命名者。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二。即天廓。详该条。
见温疫论条。
病名。出《外科大成》卷二。即眉疽。见该条。
见医药丛书条。
见《中药材手册》。为人参商品之一种,详人参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