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湿肿

湿肿

肿病之一。多因久居湿地或感寒湿,水湿浸渍,不能运行所致。《奇效良方·水肿》:“病水寒不得宣行,成湿肿证,脉来沉迟,色多青白,不烦不渴,小便艰少而涩,大便滑泄。”《证治要诀·肿》:“感湿而肿者,其身虽肿,而自腰以下至脚重,腿胀满尤甚于身,气或急或不急,大便或溏或不溏,但宜通利小便。”《赤水玄珠·水肿》:“但有湿肿,气肿,初亦颇相似,然以手按之成凹不即起者,湿也。湿与水有微甚之意。”治宜健脾通阳、渗利水湿,用防己黄芪汤五苓散除湿汤等方。《医林绳墨·膨胀》:“湿肿者,当清其湿,苍术厚朴泽泻茵陈。”参见水肿条。

猜你喜欢

  • 焠针

    即火针。《素问·调经论》:“病在骨,焠针、药熨。”

  • 关耀南

    【介绍】:清末医家。字道吾。江西清江人。研习《伤寒论》颇多体会,以为临证应先明主证,参以兼证,再参脉候,按法处方,治多获良效。撰有《伤寒论类证》10卷,《伤寒类脉》3卷,《伤寒类方》2卷。合为《澄园医

  • 郭志邃(suì 岁)

    【生卒】:十七世纪中叶【介绍】:清代医家。字右陶。槜李(今浙江嘉兴县西南)人。因见当时痧胀等疾疫流行,而疗法不多,乃根据儿科诊治痧疹之理,采集前人有关经验,撰成《痧胀玉衡》一书(1675年刊行),论述

  • 曲差

    经穴名,代号BL4。出《针灸甲乙经》。别名鼻冲。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头正中线入前发际0.5寸,再旁开1.5寸处;或于神庭与头维两穴连线的内1/3与中1/3的交点处取穴(《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另说在前

  • 大运转

    练功方法名。见杜自明《中医正骨经验概述》。取骑马势,微倾其腰,两臂伸直,随上体作运转运动,以活动腰部。适用于治疗腰背酸痛等疾患。

  • 得配本草

    药物学著作。10卷。清·严洁、施雯、洪炜合撰。刊于1761年。本书选用《本草纲目》中的药物647种,除记明各药的主治外,详述各种不同药物之间相互配合应用,为本书的一大特色。作者订出了药物的得、配、佐、

  • 月不通

    见《证治要诀》。即经闭,详该条。

  • 狮子毛草

    见《中药材手册》。为伸筋草之别名,详该条。

  • 血箭草

    见《湖南药物志》。为地榆之别名,详该条。

  • 夺命无忧散

    《疡医大全》卷十七方。煅寒水石三两,玄参、黄连、贯众、山豆根、荆芥、甘草、硼砂、滑石、砂仁、茯苓各五钱。为细末,每用一钱,干掺舌上,后以新汲水咽下。治缠喉风,咽喉疼痛,痰涎壅盛,口舌生疮,心腹胀满,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