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外奇穴名。出《奇效良方》。位于肩部,肩胛骨肩峰突起之高点处。主治瘰疬,肩臂痛,手不能举动等。艾炷灸3~7壮。
药物学著作。2卷。又名《药要便蒙》。清·谈鸿鋆撰。刊于1881年。本书取常用药物365种(见于《神农本草经》者143种,见于后世本草著作者222种),分为补益、宣通,祛寒、泻热、驱风、除痰、润燥、利湿
即皮肤针疗法。因刺激轻微,适用于小儿,故名。见该条。
病名。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六。即五色丹。见该条。
【介绍】:见吴楚条。
出《本草图经》。为巴戟天之简称,详该条。
见《陆川本草》。为罗裙带之别名,详该条。
方书名。清·叶廷荐辑。10卷。刊于1801年。本书参考并引录历代医学方书中的成方和单方,共分为四门。卷1~3统治门;卷4~6分治门;卷7~8妇人门;卷9~10小儿门。每门分述各科病症及其选方。
病名。又名飞丝毒、抢食风。多由心经热毒熏灼咽喉所致。症见咽喉干燥,口中发泡。若饮食吞咽有碍,甚而呛逆者则为重症。《喉科秘旨》卷上:“此症谓之飞丝毒,口中发泡丑药(雄精3克,梅片1.5克,胆矾0.3克)
体表部位。见《银海精微》。即上睑。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