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湖南药物志》。为向天盏之别名,详该条。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胖血藤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又称脾肾泄。指五更泄之因脾肾虚弱者。《丹溪心法·泄泻》:“但得日间上半夜无事,近五更,其泻复作,此病在肾。俗呼为脾肾泻。分水饮下二神丸及椒朴丸,或平胃散下小茴香丸。病久而重,其人虚甚,宜椒附汤。
见急救仙方条。
病证名。指眦角内胬肉泛白的证候。本症一般处于静止状态,不发展,勿需治疗。
方书名。2卷。元·艾元英撰。撰年不详。卷1将病证等内容分为17类,包括头痛、咽喉、诸气、腰痛、心恙、补益、消渴、痈疽、肿病、脚气、失血、大便、小便、疮疥、妇人、小儿、杂病,每类均简述证候及其应用的方剂
①《世医得效方》卷十四方。芸薹子、生地黄各等分。为细末,加生姜七片、童便少许,水酒煎服。治产后血气冲心,不省人事。②《证治准绳·女科》卷五引《产乳》方。芸薹子(隔纸炒)、当归、桂心、赤芍药各等分。为细
身体消瘦虚弱。《素问·五常政大论》:“其久病者,有气从不康,病去而瘠。”
①见《中药志》。为白芥子之别名。②出《孙天仁集效方》。即芥子。各详该条。
即热极生风。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