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穴名。代号DU13。出《针灸甲乙经》。属督脉。督脉、足太阳之会。位于背部第一、二胸椎棘突之间。布有第一胸神经后支的内侧支和第一肋间动脉后支。主治发热,疟疾,头痛,项背强痛;以及癫痫,精神分裂症等。向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藤杜仲之别名,详该条。
见《科学的民间药草》。为香加皮之别名,详该条。
出《吴普本草》。为甘遂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指郁热。《素问·至真要大论》:“少阴司天,热淫所胜,怫热至。”张志聪注:“少阴司天,子午岁也。怫,郁也。盖少阴之火,发于阴中,故为怫热。”《医经溯洄集·伤寒温病热病说》:“盖怫热自内达外,热郁腠
证名。见《区学入门》卷五。《医钞类编·胁痛门》:“虚盛成损,胁下常有一点痛不止,名干胁痛。”《杂病源流犀烛》卷十:“酒色过度,当胁一点痛不止,名干胁痛,甚危,惟大补气血而已。”方用八物汤、补肝散、六味
病证名。见赵献可《邯郸遗稿》。即妊娠肿胀。详该条。
指肩痛连项。见《针灸甲乙经》卷八。多由邪客经脉,或血失濡养所致。《素问·缪刺论》:“邪客于足太阳之络,令人头项肩痛。”治用羌防泻白散或圣愈汤等方。参见肩痛、项痛条。若内脏病而痛引肩项者,病多危重。《素
隔物灸之一。出《千金要方》。用生附子3份,肉桂2份,丁香1份,切细碾末。以黄酒或蜂蜜调和,制成6毫米厚的药饼,细针穿刺数孔,上置艾炷施灸。亦称附子灸。由于附子辛温大热,有温阳扶羸的作用,适用于阳萎,早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岩白菜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