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名。又名扶桑骨。位于眼眶(眉棱骨)的后方,颧骨弓上方部位。
见景岳新方砭条。
脉象之一。一息四至,来去怠缓。若脉来和缓均匀,为平脉;若脉来弛缓松懈为病脉,多见于湿证或脾胃虚弱。《脉诀汇辨》:“缓为胃气,不止于病,取其兼见,方可断证。浮缓伤风,沉缓寒湿,缓大风虚,缓细湿痹,缓涩脾
见元·滑伯仁《麻证新书》。麻疹的别称。详该条。
【介绍】:见何游条。
病名。多由肺肝二经蕴热,痰毒邪火上攻咽喉所致。症见咽喉焮红,漫肿疼痛,汤水难入,呼吸不利,寒热大作。《灵枢·痈疽篇》:“痈发嗌中,名曰猛疽。猛疽不治,化为脓,脓不泻,塞咽,半日死。”“因其来势太猛,倘
见《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技术资料选编·皮肤病》。为秦皮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为苦芺之别名,详该条。
夏令盛长之气。《素问·气交变大论》:“收气不行,长气独明。”
见中西汇通医经精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