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水鼓

水鼓

鼓胀之一。多因饮酒过量,损伤脾胃,水湿停聚而致。《景岳全书·杂证谟》:“少年嗜酒无节,多成水鼓。……盖酒性本湿,壮者气行则已,酒即血也;怯者着而成病,酒即水也。不惟酒为水,而血气既衰,亦皆随酒而悉为水矣。所以凡治水鼓者,必当以血气为主,而养阴利湿,是诚善矣。”《辨证录·臌胀门》:“人有水肿既久,遍身手足俱胀,面目亦浮,口不渴而皮毛出水,手按其肤如泥,此真水鼓也。”宜用决水汤或用决流汤逐水,续用五苓散六君子汤等方调理。忌食盐。本病可见于肝硬变腹水,肾性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等出现腹水者。参见鼓胀条。

猜你喜欢

  • 中和集

    气功学专著。元·李道纯撰,门人蔡志颐编。全书6卷。题名“中和”者。乃李道纯居室匾名,取《礼记》“喜乐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谓之和“之义。书中认为,本一而用二,性无命不立,命无性不有。故主张性命兼修

  • 阴刺

    古刺法。十二节刺之一。《灵枢·官针》:“阴刺者,左右率刺之,以治寒厥。中寒厥,足踝后少阴也。”指左右配穴的刺法。用于治疗寒厥,如下肢寒厥,可针刺两侧足内踝后少阴经穴。

  • 白芥子灸

    药物发泡灸之一。用白芥子研末调敷有关穴位上使之发泡的治疗方法。敷贴时间约3~4小时,以局部起泡为度。用治肺结核,哮喘,口眼斜等。也有加用其他药物专治冷哮的。《张氏医通》治冷哮法用白芥子净末、延胡索各

  • 维会

    经穴别名。出《循经考穴编》。即脐中。见该条。

  • 腻苔

    苔质致密,颗粒细腻,中心稍厚,边周较薄,擦之不去,刮之不脱,舌面如罩着一层粘液,呈油腻状。为胃中阳气被阻,痰湿内盛之候,多见于湿浊、痰饮、食积、顽痰等一类病证。

  • 泻肝

    清法之一。亦称泻肝火、清肝泻火。用苦寒药物清泄肝火的方法。用于肝火上升,症见头痛眩晕、耳鸣耳聋、面红目赤、口干苦、胁痛、呕吐黄苦水、甚则吐血、急躁易怒、大便秘结、苔黄、脉弦数等。常用方如龙胆泻肝汤。

  • 喉风针诀

    喉科治疗技术名称。见《重楼玉钥》卷下。喉风诸证,常因脏腑经络受风热邪毒,风热相搏致气血滞涩不行,而风痰得以上冲咽喉变生种喉风。宜以针法开导经络,通利气机,使邪热外达,则风痰自解、热邪外出。或配以汤药。

  • 痘毒

    指引致痘疮(天花)之邪毒。中医认为痘疮系因内蕴之胎毒为外在的天行疠气所引动而发病,故称为“痘毒”。《医学正传》卷之八:“盖因胎毒藏于命门,遇岁火太过,热毒流行之年,则痘毒因之而发作矣。”

  • 吴三石

    【介绍】:见吴文献条。

  • 伤寒科

    明代医学分科的一种。明太医院内共设十三科,伤寒为其中之一,是专门治疗外感疾患的,类似于现代内科中设置的某些专科。参见十三科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