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水胀

水胀

胀病之一。见《灵枢·五癃津液别篇》。《备急千金要方》:“水胀,胀而四肢面目俱肿。”《金匮翼·胀满统论》:“脾土受湿,不能制水。水渍于肠胃,而溢于皮肤,漉漉有声,怔忡喘息,即为水胀是也。”治疗初起时宜去其水,用葶苈木香散;久则宜补其脾土以制其水,用中满分消丸。参水鼓条。②《灵枢经》篇名。主要论述水肿腹胀鼓胀肠覃石瘕等证,在病因、证候方面的鉴别,及其针刺治疗的法则。本篇讨论胀病以水胀为主,故名。

猜你喜欢

  • 凤凰退

    见《本草蒙筌》。即凤凰衣,详该条。

  • 麻证

    出元·滑伯仁《麻证新书》。即麻疹。详该条。

  • 相思虫

    见《苏州本产药材》。为青娘子之别名,详该条。

  • 活人书括

    见伤寒类证活人书括条。

  • 跖跛

    证名。《素问·通评虚实论》:“跖跛,寒风湿之病也。”指足引跛痛。《内经吴注》卷八:“足前点步谓之跖,一足偏引谓之跛。”多由风寒湿三气侵袭所致。可见于风湿痹证、脚气等病。

  • 脏气

    即五脏之气。指五脏的机能活动。

  • 金梅草

    出《山西通志》。为金莲花之别名,详该条。

  • 小晕药

    见《民间常用草药汇编》。为赤胫散之别名,详该条。

  • 水蕹菜

    见《福建中草药》。为空心苋之别名,详该条。

  • 两井

    天井、肩井两穴的合称。详见两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