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顾氏医镜》。指虚弱证发展至严重阶段时,出现类似盛实的假象。如心下痞痛,按之则止,色悴声短,脉来无力的虚证,病甚则见胀满不食,气郁不舒,二便不利等盛候。参见真虚假实条。
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赤皰之别名,详该条。
【生卒】:约1563~1640【介绍】:明代著名医家。字景岳,又字会卿。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先祖原是四川绵竹县人,因有军功被任为绍兴卫指挥。他幼年随父亲到京城,十几岁时,从名医金英学医;中年从军,曾
经外穴名。见犊鼻条。
见《本草纲目》。即桔梗,详该条。
病名。又名风弦赤烂、胎风赤烂。新生儿或婴儿眼弦赤烂。多因胎毒或由脾胃蕴积湿热,复感风邪,风与湿相搏,结于眼弦而发,或由椒疮涩痒揉擦太过而致睑缘糜烂,胶粘。治宜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湿重用除湿汤;热毒重者
指皮肤枯槁不泽,毫毛脱落如拔掉的症象。《素问·五藏生成篇》:“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由肺气耗伤,皮毛失荣所致。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垂盆草之别名,详该条。
《症因脉治》卷二方。干姜、肉桂、杏仁、甘草。水煎服。治呕吐酸水,脉弦迟者。
见日华子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