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腹部皮肤忽现青黑的证候。《保婴易知录》:“小儿百晬内,忽然肚皮青黑,乃气血失养,风寒乘之,危恶之候也。百晬外亦有此证。”
指五脏及膏、肓之十二个原穴。即肺之原太渊,左右各一;心之原大陵,左右各一;肝之原太冲,左右各一;脾之原太白,左右各一;肾之原太溪,左右各一;膏之原鸠尾;肓之原脖胦(气海)。《灵枢·九针十二原》:“五脏
【介绍】:隋代僧人、医学家。号文梅。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善疗瘴疠,运用单方治疗杂病,取得很好的效果。撰有《梅师方》(《本草纲目》作《梅师集验方》),宋、明医家著作多所引用。
方书名。又名《万氏家抄方》、《医学入门良方》。明·万表选集。6卷(另有4卷本)。刊于1609年。卷1~5分为中风、厥、脚气……等98类病证(包括临床各科),每类病证均以选录方剂为主,附述简要的病候;卷
书名。又名《愿体医话良方》。清·史典撰。刊于1838年。前载医话12则,后载各种急救法及20多种急症的简易治法,大多为民间效方。现有《潜斋医学丛书》本。
指膝阳关穴。《素问·骨空论》:“鼠痿寒热,还刺寒府,寒府在附膝外解营。”马莳注:“阳关为寒府也。”位于膝外骨间,股骨外上髁上方凹陷处,是寒气喜中之处,故名寒府。见阳关条。
出朱仁康《实用外科中药治疗学》(1955年千顷堂出版)。即漆疮。见该条。
病名。指寒厥头痛。《兰室秘藏·头痛门》:“有厥逆头痛者,所犯大寒,内至骨髓,髓者以脑为主,脑逆故令头痛,齿亦痛。”又称脑逆头痛。症见头痛连及齿痛,四肢厥冷,面青呕吐。治宜温中散寒,用羌活附子汤、白附子
病名。指宫颈鳞状上皮脱落露出皮下组织呈鲜红色,或由颈管柱状上皮向外生长覆盖,代替了原来的鳞状上皮的炎症反应。临床表现白带量多,成黄色或血性可按带下症辨证治疗。多采用宫颈局部上药,如地榆丸(生地榆100
见《湖南药物志》。为丁香蓼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