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医学入门·本草》。即大枣,详该条。
出明·徐春甫《痘疹泄秘》。即痘疮夹痧。详该条。
病名。即下颌关节脱臼。出《医宗金鉴》卷八十八。详颊车蹉条。
病证名。出《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指唇肿粗厚。
骨名。①左右第七肋软骨会合于胸骨处。《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岐骨者,即两凫骨端相接之处,其下即鸠尾骨也。”②泛指骨骼连接成角之处。《伤科汇纂》:“岐骨者,凡骨之两叉者,皆曰岐骨。”
【介绍】:元代医生。衢州(今浙江衢县)人。精通方脉,常施药助人。
《素问》篇名。吴崑注:“此篇言阴阳,与常论不同,自是一家议论,故曰别论。”本篇内容,是运用阴阳的道理,讨论脉象和主病,并按经脉脏腑的分属,论述病情、诊断和预后。指出四经脉象和十二经的变化,与四时十二月
病名。《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二:“……亦名子癎,亦名子冒也。”即子癎。详该条。
病名。为一般牙痛的泛称。《奇效良方》卷六十二:“长春牢牙散,乌髭发,去牙风。……右为细末,早晚刷牙。”
即达原饮第一方,见达原饮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