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控涎丹

控涎丹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三:控涎丹

药方名称控涎丹

别名子龙丸(《外科垒生集》卷四)。

处方甘遂(去心)紫大戟(去皮)白芥子(真者)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晒干。

功能主治攻逐痰饮。治痰涎内伏,胸背、手脚、颈项、腰胯突然痛不可忍,内连筋骨,牵引钓痛,坐卧不宁,走易不定,或头痛不可举,昏倦多睡,饮食无味,痰唾稠粘,夜间喉中多有锯声,及手脚沉重,腿冷痹麻,气脉不通等。

用法用量食后及临卧时用姜汤成熟水送下5~10丸。如疾猛气实,酌加用量。

备注本方是从《圣济总录》卷十“趁痛丸”演化而来。参见该条。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三

《活人方》卷六:控涎丹

药方名称控涎丹

处方黑丑3两(生熟各半),枳实1两5钱,橘红1两5钱,白芥子1两,朴消3钱,生矾2钱5分,熟矾2钱5分,牙皂1钱5分。

制法白萝卜汁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涤除痰癖伏饮。主男妇素有停痰积饮,隐伏于两胁之下,腰肾肠胃之间,远年则随气走注,为痛屈伸不得,而精神元气犹旺者。

用法用量空心姜汤吞服1钱。

摘录《活人方》卷六

丹溪心法》卷四:控涎丹

药方名称控涎丹

处方甘遂(面裹煨)、大戟(制)、真白芥菜子(炒)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加桃仁泥糊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一身及两胁走痛,痰挟死血者。

用法用量每服5-7丸,渐加至10丸,临卧姜汤送下。

摘录丹溪心法》卷四

《玉案》卷三:控涎丹

药方名称控涎丹

处方大戟2两,白芥子2两,瓜蒌曲2两,薄桂3钱,全蝎8个,雄黄2钱,朱砂2钱。

制法上为末,粉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一切痰饮症,或漉漉有声,或手足冷痹,气脉不通者。

用法用量每服60-70丸,临卧姜汤送下。

摘录《玉案》卷三

猜你喜欢

  • 蒜泥拔毒散

    药方名称蒜泥拔毒散处方老蒜2瓣(捣如泥)功能主治拔毒利喉。治喉痹等急喉证。用法用量用梧桐子大许,敷经渠穴,以皮纸包裹微扎,隔10~20小时启视,即起水泡,用针刺破,揩尽毒水。摘录《喉证指南》卷四

  • 小茴香丸

    药方名称小茴香丸处方舶上茴香(炒)葫芦巴 破故纸(炒)白龙骨(煅)各30克木香45克 胡桃(去壳)21枚羊腰子3对(切开,入盐45克擦,炭火焙熟,研)制法上药为末,酒糊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

  • 救胃煎

    药方名称救胃煎处方生地3钱,白芍3钱,黄连3钱,玉竹3钱,炒枳壳8分,杏仁3钱,桔梗2钱,石膏4钱,麦冬3钱,花粉3钱,生甘草1钱,黄芩3钱,厚朴1钱。功能主治噤口痢。用法用量加水3茶碗,煎取1碗半,

  • 粉灵砂

    药方名称粉灵砂处方灵砂1两,蚌粉(同炒略变色)2两,丁香49粒,胡椒49粒。制法上为末,生姜自然汁煮半夏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脾痛翻胃。用法用量每服30丸,翻胃,煨生姜汤送下;虚人脾痛,炒盐汤送

  • 参耆萝卜散

    药方名称参耆萝卜散处方人参、盐黄耆各等分。制法上为末。用红皮大萝卜1枚,切4片,用蜜2两,将萝卜逐片蘸炙令干,再炙,勿令焦,蜜尽为度。功能主治阴虚溺血。用法用量每用1斤,蘸药食之。仍以盐汤送下。以愈为

  • 厚朴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厚朴散药方名称厚朴散处方苍术(米泔浸一宿.去黑皮.焙)、厚朴(去皮.姜汁炙)、陈皮(去白),各一两;干姜(炮)三分,甘草(炙)半两。炮制上件为细末。功能主治治小儿外

  • 当归汤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二:当归汤药方名称当归汤处方当归干姜芍药阿胶各6克黄芩9克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主衄血,吐血。用法用量以水9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二次服。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二《备急千金

  • 陵零香油

    药方名称陵零香油处方陵零香半两,藿香半两,甘松半两,白檀香半两,马牙消半两,莲子草1分,没石子5个,诃黎勒7个,干椹子1两,沥桊油2斤,乏铧子铁1斤。制法上细锉,以绵裹,瓷瓶内用油浸,密封7日后,取出

  • 金砂散

    《保婴撮要》卷八:金砂散药方名称金砂散处方郁金、海金沙、滑石、甘草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便淋沥不通。用法用量每服1钱,煎地肤子汤调下;灯心、木通亦可。摘录《保婴撮要》卷八《医学纲目》卷十九引《

  • 腹皮饮

    药方名称腹皮饮处方紫苏、青皮、五味、桔梗、草果、甘草、陈皮、大腹皮、茯苓。功能主治产后腹胀发浮,小水不利,气急胸闷,身热。用法用量加姜,入盐少许,水煎服。小便不通,加滑石、木通。摘录《郑氏家传女科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