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张志聪

张志聪

【生卒】:1610~1674?

【介绍】:

清代著名医家。字隐庵。浙江钱塘(今杭州市西)人。其先祖居河南,九代世医。张氏幼年丧父,学医于张卿子门下,复受名医卢之颐的影响。张氏业医数十年,在杭州胥山建侣山堂,聚同道及生徒数十人论医讲学,从学者甚众。撰有《素问集注》(1669年)、《侣山堂类辩》(1670年)、《灵枢集注》(1672年)、《伤寒论集注》(1683年)、《本草崇原》(1767年刻行),其中后二书由高世(士宗)最后辑补完成。张氏医理宗《内经》、《伤寒论》、《神农本草经》,强调以阴阳五运六气之理以论述伤寒、本草,注重药物之制化升降浮沉等。对前人如成无己李东垣等名医的某些论述,能提出批评,并认为《伤寒论》仅由王叔和编写序例,余皆仲景原文,因而不同意前人归咎于王叔和之论。张氏之学,对后世医家有相当影响,但其过份推崇《内经》、《伤寒论》、《神农本草经》,又反映出其有尊经思想。

猜你喜欢

  • 再经

    ①指太阳病不愈,传至另一经。《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医宗金鉴》卷一:“再者,再传阳明经也。谓其邪已传经尽

  • 芷园臆草存案

    医案著作。明·卢复撰。共载医案十九则。卢氏强调审因求本的重要性,提出“不可泥其形症”。本书所载医案,用问答形式,阐述病因、病理,分析治疗方药,有利于读者理解因症立方之义。本书收入《医林指月》中。

  • 曹氏黄帝十二经明堂偃侧人图

    见黄帝明堂偃人图条。

  • 胠胁痛

    证名。指腋下至胁部疼痛。出《素问·气交变大论》。详胠胁肋痛条。

  • 紫花草

    见《江苏药物志》。为石荠苧之别名,详该条。

  • 夜兰茶

    见《岭南草药志》。为黑面神之别名,详该条。

  • 丛桂草堂医案

    书名。4卷。袁焯撰于1914年。袁氏辑录治疗验案62条。其中以内科杂病医案为主,案中对病因、病理、辨证论治等作了较详细的记录分析。有上海科技卫生出版社排印本。

  • 珍珠喉

    病名。多由风热邪毒犯肺所致。症见咽喉内生点如珠,故名。《喉科种福》卷四:“形如珍珠,红盘黄顶,散布于喉中,或纷见于口内。其痛异常,初起发热恶寒,头痛身疼,以人参败毒散发表,大便结以防风通圣散外解内清。

  • 土虫草

    见《陆川本草》。为甘露子之别名,详该条。

  • 狗肉积

    病证名。指食狗肉过多而积滞不化者。《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癥瘕痃癖痞源流》:“狗肉积,……满腹中觉热胀闷也。宜杏仁、山楂,方用三棱煎丸。”《医学纲目·脾胃门》:“食狗肉不消,心下坚或腹胀,口干发热,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