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平胃散

平胃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平胃散

药方名称平胃散

处方苍术(去粗皮.米泔浸二日)五斤,厚朴(去粗皮.姜汁制.炒香)、陈皮(去白),各三斤二两。甘草(炒)三十两。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脾胃不和,不思饮食,心腹胁肋胀满刺痛,口苦无味,胸满短气,呕哕恶心,噫气吞酸,面色萎黄,肌体瘦弱,怠惰嗜卧,体重节痛,常多自利,或发霍乱,及五噎八痞,膈气反胃,并宜服。

常服调气暖胃,化宿食,消痰饮,辟风、寒、冷、湿四时非节之气。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以水一盏,入生姜二片,干枣二枚,同煎至七分,去姜、枣,带热服,空心,食前。

入盐一捻,沸汤点服亦得。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医方类聚》卷十引《简要济众方》:平胃散

药方名称平胃散

别名受拜平胃散(《杂类名方》)、节金饮子(《普济方》卷一九七)、神效平胃散(《保命歌括》)。

处方苍术120克(去黑皮,捣为粗末,炒黄色)厚朴90克(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陈橘皮60克(洗令净,焙干)甘草30克(炙黄)

制法上药四味,捣罗为散。

功能主治燥湿运脾,行气和胃。治湿困脾胃,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口淡无味,呕吐恶心,嗳气吞酸,常多泄泻,肢体沉重、怠惰嗜卧,舌苔白腻而厚,脉缓。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300毫升,入生姜2片,大枣2枚,同煎至18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备注方中重用苍术燥湿运脾为君;厚朴行气化湿,消胀除满为臣;陈皮行气化滞为佐;炙甘草健脾和中,调和诸药为使。诸药合用,共成燥湿运脾,行气和胃之功。

摘录《医方类聚》卷十引《简要济众方》

猜你喜欢

  • 赤地利汤

    药方名称赤地利汤处方赤地利。功能主治打扑伤。用法用量水煎服。一方烧存性,糯米粉中停,温酒送下。摘录《中国接骨图说》

  • 防腐汤

    药方名称防腐汤处方豆豉、甘草。功能主治使不生脓。主痔核落后。用法用量先以上药煎水洗后,再用五倍子、荆芥煎水洗之。摘录《外科十三方考》

  • 羚羊三黄汤

    药方名称羚羊三黄汤处方羚羊角1-1.5g,生地12g,生黄柏9g,黄连6g,黑栀子12g,白芍9g,金银花18g,丹皮9g,陈皮6g,白茅根15g,甘草2g,阿胶12g。功能主治紫斑,火热型者。用法用

  • 参耆附子回阳汤

    药方名称参耆附子回阳汤处方人参1两,黄耆1两,当归5钱,附子1两,粉草2钱。功能主治暴厥,忽然仆倒,脉脱厥逆。用法用量水3钟,煎至1钟半,服至脉回为度。摘录《杂病广要》引《医宗说约》

  • 加减八物柴胡汤

    药方名称加减八物柴胡汤处方人参3钱,茯苓1钱,白芍1钱,地黄1钱,知母1钱,麦冬1钱,柴胡1钱,炙甘草5分。功能主治经闭不行。血闭不行,骨蒸潮热,脉虚者。用法用量《医钞类编》有归身、淡竹叶。如有汗,加

  • 竹叶玉女煎

    药方名称竹叶玉女煎处方生石膏18克 干地黄12克麦门冬12克知母6克牛膝6克竹叶9克功能主治治妇女温病,经水适来,耳聋干呕,烦渴脉数。甚者十数日不解,邪陷发痉者。用法用量上药用水1.6升,先煮石膏、地

  • 肥儿膏

    药方名称肥儿膏处方莲肉4两,风栗4两,白茯苓4两,淮山药4两,白术(去芦)4两,麦芽4两,黄精4两,茱萸肉4两,天冬4两,黑枣4两,福橘4两,京柿4两(小儿用各1两)。制法捶烂作饼,蒸熟成膏。功能主治

  • 蓝青丸

    《千金》卷二十:蓝青丸药方名称蓝青丸处方蓝青汁3升,黄连8两,黄糵4两,乌梅肉2两,白术2两,地榆2两,地肤子2两,阿胶5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中焦热,水谷下痢。用法用量方中地肤子,《圣济总录》作地

  • 大腹丸

    药方名称大腹丸别名高良姜丸处方大腹(连皮锉)3两,槟榔(生用)3两,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黄,研)3两,高良姜3两半。制法上4味,除研外为末,入研药令匀,炼蜜为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痰癖,醋心吐沫

  • 四仁粥

    药方名称四仁粥处方白果仁 甜杏仁各1份 胡桃仁花生仁各2份 鸡蛋1个制法将上4味药共研成末,每次取20克,加鸡蛋1个煮1小碗。功能主治止咳平喘。适用于中老年慢性气管炎。用法用量清晨空腹食,连用半年。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