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贵州草药》。为地蜂子之别名,详该条。
见医学问对条。
参见许氏幼科七种条。
见《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为七叶莲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通天,见该条。
病名。①指因房劳伤肾,复感风寒而致病。《伤寒全生集》卷一:“若脉沉足冷,面赤微热,此皆夹阴伤寒也。”《重订通俗伤寒论·夹阴伤寒》:“房劳伤精而后骤感风寒,或夏月行房后,恣意乘凉,触犯风露。证身热面赤,
概指药物的四气、五味和升降浮沉等性质和功能。
病因六淫之一。暑为阳邪,多在夏季致病。《灵枢·岁露论》:“暑则皮肤缓而腠理开。”临床表现高热、口渴、脉洪大、多汗等。因易耗气伤津,故又常出现体倦、心烦、口干等症。暑邪每易夹湿,表现为暑湿证。参见暑湿条
【介绍】:见赵良条。
【介绍】:见王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