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技术资料选编·五官疾病》。为铁仔之别名,详该条。
见医方大成条。
病名。①见《喉科紫珍集》卷上:“丁肿号曰悬丁,点秘药,服清咽。”即悬壅垂肿胀。参见该条。②出《刘涓子鬼遗方》卷五。即疔疮。详该条。
《普济本事方》卷九方。雄黄、雌黄、砒石各等分。为粗末,瓷罐收盛,上覆盖新瓷盏,赤石脂水调泥合缝,候干透以炭火加热,盏内盛清水半盏,水耗再添,自早至晚后住火,经一夜,取盏底药研细,枣肉或蒸饼为丸,麻子大
【介绍】:见贾所学条。
【介绍】:隋代医生。僧人,又名释智宣。撰有《发背论》1卷,已佚。
即捻子的俗称。因其形如钉状,故名。见捻子条。
【介绍】:见柯琴条。
二十三蒸之一。见《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详二十三蒸条。
病证名。腮及颊部充血,发红而肿痛者。多因风热毒邪壅滞阳明、少阳经脉,以致气血郁遏而成。治宜疏风清热,解毒消肿为主。内服普济消毒饮,外用赤小豆末和蜜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