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李氏草秘》。为水苏之别名,详该条。
见《外科正宗》卷之一。即竹筒吸法。详该条。
经外奇穴名。《千金要方》:“泄痢久下,失气劳冷,灸下腰百壮,三报。穴在八魁正中央脊骨上。”即位于骶骨正中点处。主治泄泻,久痢,难产;以及慢性肠炎等。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又名《黄帝内经素问》,为《内经》组成部分之一。原书九卷,共81篇(魏晋以后只存8卷)。唐·王冰补注释此书时,改为24卷,并补入七篇“大论”,但仍缺刺法论、本病论二篇,经北宋林亿等校注后,成为今存的《素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为绿萼梅花之处方名,详该条。
【介绍】:见董汲条。
病名。喉风的一种。《喉科指掌》卷二:“酒寒喉风,因酒后遇寒而发,两仓平而不肿,有淡红块,四五粒,咽物觉痛,无身寒热,六脉洪大。”
证名。见《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医学入门》卷五:“头眩……或云眩晕,或云眩冒。眩言其黑,晕言其转,冒言其昏,一也。”冒眩义同眩冒。详该条。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方。朱砂末五钱,水银、雄黄末、珍珠粉各一两,铅三两。将铅与水银熬后,与余药炼蜜为丸,麻子大,每服三至四丸,金银器、薄荷煎汤送下。治痫症。
小儿推拿方法名。出陈氏《小儿按摩经》。操作方法有三种:①先运八卦,后搓儿手、前臂,经关上、关中、关下,再拿儿手摇动(见《针灸大成》卷十)。②左手拿儿手、掌向上,右手大食二指自阳池穴轻轻按摩,经三关至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