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医院管勾
金代医官职称。以医术高明的医生充任,不论资历。官阶从九品。
金代医官职称。以医术高明的医生充任,不论资历。官阶从九品。
古病名。十水之一。《中藏经·论水肿脉证生死候》:“黑水者,其根起于肾,其状先从足肤肿。”参见十水条。
病证名。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指心烦失眠的病证。虚烦指心烦而心下无硬满,与心下硬满烦躁者有别。本证可由气虚、阳虚、阴虚、余热等不同因素导致。属气虚者,常兼见倦怠乏力,纳少神疲,口干少饮,脉象
出《太平圣惠方》卷八十八。即继病,详该条。
病名。《咽喉经验秘传》:“此症舌上复生小舌。心经郁热也。”因所生小舌状若雀舌,故名。发于左侧者,名左雀舌;发于舌右侧者,名右雀舌。《焦氏喉科枕秘》卷一:“此症心膈蕴积热毒,感风热,气郁劳苦而生,或上或
证名。指呕吐因胆热郁结所致者。清·罗应章《经验医库·胆热呕吐症》:“足少阴胆经,气怒郁结生火,热多寒少,胸胁胀痛,呕吐腹痛,寒热往来,郁结在三焦,有升无降,口渴咽干,一饮即吐,脉弦数有力。”治宜加减大
《伤寒论》方。文蛤五两。为散,每服一方寸匕,沸汤调下。治太阳病,应以汗解之,反以水潠之,其热被劫不得去,弥更益烦,肉上起粟,意欲饮水,反不渴者。
病证名。外邪侵犯足少阴经所致。《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若十二经络外感六淫,则其气闭塞,郁于中焦,气与邪争,发为疼痛,属外所因。”又:“足少阴心痛,烦剧,面黑,心悬若饥,胸满,腰脊痛。”参见心痛条。
病证名。为疳证、疳疾、疳病的简称。是一种由脾胃运化失常所引起的慢性营养障碍性病证。多见于5岁以内的儿童。主要由于喂养不当,饮食失调,损伤脾胃,以及六淫疫毒,诸虫感染,热病久病之后而致脾胃虚弱。病因虽多
民族药学专著。西藏卫生局等编。全书分3册,第三册待出版。第一、二册合编。共收药物174种,方剂290个。药物部分记载药物的性状、鉴别、炮制、性味、功能与主治、用法与用量、注意事项及贮藏等内容。方剂部分
病名。《外科大成》卷二“形似杨梅,只痒不痛,乾燥无脓,此梅毒将发之候也。”宜先服如圣散,再服托里解毒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