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大麻疙瘩

大麻疙瘩

药材名称大麻疙瘩

拼音Dà Má Gē Dɑ

来源药材基源:为胡椒科植物蒟子的全株。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peryunnanenseTseng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切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蒟子 直立亚灌木,高1-3m。枝有细纵棱,与叶柄、总花梗均被毛。叶薄纸质,卵圆形、阔卵形或枝端的为椭圆形,长10-15cm,宽6-10cm,先端短尖,基部心形,两侧不等,上面无毛,下面沿脉上被微硬毛和细腺点,叶脉9条,最上1对互生,离基1.2-3cm从中脉发出,余者均基出;叶柄长8-14mm,仅基部具鞘。花单性,雌雄异株,聚集成与叶对生的穗状花序;雄花序长4-6cm,花序轴被短柔毛,苞片圆形,盾状,直径约1.1mm,中央具短柄,雄蕊3枚,花药卵形,2裂,花丝粗,远短于花药;雌花序于果期长4-8cm,苞片较小,直径0.8-lmm,子房基部嵌生于花序轴中,柱头3,早落。浆果球形,成熟时红色,直径约2mm,基部嵌生于花序轴中并与其合生,表面多疣状凸起。花期4-6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100-2000m的林中或湿润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南部、西南部和西北部。

性状性状鉴别 茎圆柱形,直径约1cm;表面有细纵棱,具稀疏毛茸,节部膨大明显。叶多皱缩,展平后卵圆形或椭圆形,长9-15cm,宽5-10cm,基部常偏斜,有密集的细小腺点,背面叶脉上有毛茸,叶脉9条,最上1对离基从中脉发出,网脉明显;叶具短柄,基部鞘状,有时可见与叶对生的穗状花序。气香,味辛辣。

性味辛;温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行气活血;散瘀止痛。主风寒感冒;风湿骨痛;胃痛;痛经;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鲜品适量,捣敷。

注意孕妇慎服。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带鱼

    《中药大辞典》:带鱼药材名称带鱼拼音Dài Yú别名鞭鱼(《医林纂要》),带柳(《福清县志》),裙带鱼(《柑园小识》),海刀鱼、鳞刀鱼(《黄渤海鱼类调查报告》)。出处《本草从新》来

  • 水珠草

    药材名称水珠草拼音Shuǐ Zhū Cǎo别名散积血来源药材基源:为柳叶菜科植物水珠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rcaea quadrisulcata (Maxim.)Fra-nch.et Sa

  • 太白参

    《中药大辞典》:太白参药材名称太白参拼音Tài Bái Shēn别名太白洋参、黑洋参(《陕西中草药》)。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玄参科植物大卫马先蒿、粗野马先蒿、邓氏马先蒿、美观马

  • 龙须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龙须藤药材名称龙须藤拼音Lónɡ Xū Ténɡ别名羊蹄藤、乌郎藤、过岗圆龙、九龙藤、五花血藤、梅花入骨丹、燕子尾、黑皮藤来源为豆科羊蹄甲属植物龙须藤Bauhi

  • 《中药大辞典》:蟹药材名称蟹拼音Xiè别名郭索(《太玄经》),蛫(《说文》),蜅(《广雅》),蜅觜(《玉篇》),螃蟹(《蟹谱》),毛蟹、稻蟹(《医林纂要》),垪钳(《陆川本草》)。出处《本经

  • 瘤毛獐牙菜

    药材名称瘤毛獐牙菜拼音Liú Máo Zhānɡ Yá Cài别名獐牙菜、当药、紫花当药来源药材基源:为龙胆科植物瘤毛獐牙菜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wertia pseudochinensis

  • 麻母

    药材名称麻母拼音Má Mǔ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青海当归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gelica niyida Wolff[A. ching-haiensis Shan xe K. T. Fu]

  • 苦茶叶

    《中药大辞典》:苦茶叶药材名称苦茶叶拼音Kǔ Chá Yè别名小白蜡、苦味散、苦丁茶(《贵州民间药物》)。出处《贵州民间方药集》来源为木犀科植物日本毛女贞的叶。全年可采。原形态常绿

  • 牛抄藤

    《中药大辞典》:牛抄藤药材名称牛抄藤拼音Niú Chāo Ténɡ别名长叶海金沙(《广州植物志》),驳筋藤,介指藤,缠藤(《广西药植名录》),柳叶海金沙(《云南中草药选》)。出处《

  • 香港四照花果

    药材名称香港四照花果拼音Xiānɡ Gǎnɡ Sì Zhào Huā Guǒ英文名Dendrobenthamiahongkongensis(Hemsh.)Hutch.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茱萸科植物香港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