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经穴别名。出《千金翼方》。《铜人输穴针灸图解》作腹结穴,见该条。②病名。见《医学衷中参西录》(1957年重订版)第一册卷三。指因怒后过食生冷硬物而致肠道阻塞不通的病症。即肠梗阻。
骨骼部位名。①内踝、外踝的统称。②指桡骨茎突。《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腕者,……当外侧之骨,名曰高骨,一名锐骨,亦名踝骨。”
【介绍】:元代医家。蒙古族。任尚膳院使,统领尚食、尚药局。
《圣济总录》卷七十七方。刺猬皮(切,炙令黑)一具,当归、续断、黄芪、连翘、炒槐实、炮姜、炮附子、白矾各二两,生地黄五两。为细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腹、食前米饮下。治脏腑伤动,肠胃虚弱,
病名。又名睑粘睛珠、睑倒粘睛。多因风热上攻,热燥血涌、气血瘀阻而成。常可见于椒疮重症。此外,烧伤及腐蚀性物质入目等亦可造成本病。《证治准绳·杂病》:“目内睥之肉与气轮相粘不开,难于转运。”相当于今之睑
详人迎条。
病证名。指受风冷即发喘嗽。《万病回春》卷四:“冷风嗽者,遇风冷即发痰多喘嗽是也。”治宜三拗汤、五拗汤等。参见咳嗽条。
【介绍】:清末医家。字书田。上海青浦人。其先祖从宋代起数代业医。何氏先学儒,能诗文,曾受到林则徐之器重,后继家业而为医。撰有《救迷良方》(1887年刊行),主述戒烟之方;另有《医学妙谛》一书(1893
经穴名。代号ST3。出《针灸甲乙经》。属足阳明胃经。手足阳明、阳蹻之会。位于面部,与鼻翼下缘平齐,正视时,直对瞳孔。一说“在鼻孔下,侠水沟旁八分”(《太平圣惠方》)。布有面神经及眶下神经的分支,并有面
即尽根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