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外科切要

猜你喜欢

  • 黄花苦豆子

    见《宁夏中草药手册》。为野决明之别名,详该条。

  • 猪膏汤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八方。猪膏、生姜汁各二升,青蒿汁、天门冬汁各一升。用微火,银器内熬成膏,每服一匙,不拘时酒汤调下。治肝劳实热,关格牢涩,闭塞不通,毛悴色夭。

  • 伸舌

    又称舌纵。舌伸出口外,不能回缩口内的症状。伸舌而舌觉灼热,神志不清,是痰热之邪扰乱心神,影响苗窍功能所致,治宜清心化痰。舌伸出痿软无力,麻木不仁者,多属气虚。

  • 计楠

    【介绍】:清代医家。字寿桥。秀水(今浙江嘉兴)人。长于妇科,善用补法,撰《客尘医话》3卷,其中主治妇科,颇具经验之谈;其他关于杂症喉痧诸症亦多有经验。另参订张泰所撰之《类伤寒集补》一书,辑有《一草堂医

  • 二丑

    见《中药材手册》。即黑丑与白丑之合称,详牵牛子条。

  • 莲花须

    见《医学正传》。即莲须,详该条。

  • 外科方外奇方

    书名。4卷。清末·凌奂撰。撰年不详。本书收集作者常用的外科经验方(包括五官科及皮肤科),分为升降部(系化学制剂类)、围药部、内消部、内护部、化毒部、拔毒部等共21类,附补遗方1类。现有《三三医书》本。

  • 凤仙子

    见《本草纲目》。为急性子之别名,详该条。

  • 尊生导养编

    医疗保健体育著作。1卷。清·张映汉撰。刊于1823年。作者介绍用自我按摩方法,由脐下(丹田)开始,按照头部、胸腹、上肢、背部、下肢的顺序结合经络经穴的位置与主治,依次操作。所用手法主要有搓、揉、挖、捏

  • 蠹疽

    病名。出《外科启玄》卷六。又名缺盆疽、锁骨疽、发历疽、石疽、历疮。因肝胆二经积热而成。生于缺盆穴(锁骨上窝处)。初起患部肿大如豆,渐大如李,色紫,坚硬疼痛;可伴寒热往来,筋脉拘急,不思饮食,胸腹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