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拯阴理劳汤。见该条。
病名。出《中藏经》卷上。即瘿与瘤的合称。或单指瘿。参见瘿条。
病名。《外科启玄》卷七:“一曰气漏,或肿或消,痛胀难忍者是也。”泛指时愈时发的漏症,漏孔时出脓水者。
见清·刘士季《草木便方》。为蛇莓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见《寓意草·面议倪庆云危症再生治验》。《证治汇补》卷五:“臭水是肠中逆来。”多因胃气大伤所致。
十二经筋之一。《灵枢·经筋》:“足少阴之筋,起于小指之下,并足太阴之筋,邪走内踝之下,结于踵,与太阳之筋合而上结于内辅之下,并太阴之筋而上循阴股,结于阴器,循脊内挟膂,上至项,结于枕骨,与足太阳之筋合
灸法之一种,即桑柴火烘法,详该条。
出《雷公炮炙论》。为草薢之别名,详该条。
见《医方集解》。即五物香薷汤,见该条。
见《广东中草药》。为艾纳香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