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见《四川中药志》。为鸢尾之别名。②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扁竹根之别名。各详该条。
《杂病源流犀烛·面部门》卷二十二方。白芷、酒黄芩各等分。为末,每服二钱,茶清送下。治风热挟痰而致的眉棱骨痛。
胃分泌的液质,与胃阳相对而言。胃阴胃阳互相为用,共同维持正常的纳食化谷功能。《临证指南医案·脾胃》:“知饥少纳,胃阴伤也。”温热病热盛肺胃,易致胃阴亏耗,出现烦渴,咽干,便秘,舌红少苔,脉细数等证。《
书名。1卷。清·郑梅涧撰。刊于1797年。本书根据作者的多年临床治疗心得,对白喉的辨证论治、药用宜忌、药性、常用验方等都作了比较概括的论述。1956年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排印本。
见《广州植物志》。为白兰花之简称,详该条。
见《安徽中草药》。为铃茵陈之别名,详该条。
出《新修本草》。即香蒲,详该条。
指左右两穴同时应用的方法。常用于内脏病变,如胃病取两侧胃俞,心悸取两侧神门,呕吐取两侧内关等。
针刺术语。出《针经指南》。“气”是指针下的得气感应。《灵枢·九针十二原》:“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气至病所,是指这种感应通过一定的手法,到达了病变部位而言。
十五络脉之一。出《灵枢·经脉》。即足厥阴络脉,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