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瘈脉。见该条。
见清·刘士季《草木便方》。为马桑根之别名,详该条。
见绍兴校定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条。
推拿手法。见《诸病源候论·头面风候》。用手掌遮盖于穴位或一定部位上。《备急千金要方·少小婴孺方》:“治小儿夜啼……以儿母手掩脐中,亦以摩儿头及脊。”
病名。出《三因方》卷十六。俗称莺翁,悬痈之别名。详该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石菖蒲之别名,详该条。
古病名。《素问·四时刺逆从论》:“太阴有余,病肉痹、寒中;不足病脾痹;滑则病脾风疝。”马莳注:“其脉若滑,则病脾风疝,外感之邪也。”张志聪注:“太阴脉滑,则土邪有余,脾风疝者,即肿重坠之属,病在湿也。
病名。出《疮疡经验全书》卷三。即腹皮痈。见该条。
见博爱心鉴条。
【生卒】:十五世纪【介绍】:明代医生。履贯不详。在弘治年间(1488~1505年)任宪宗第四子兴献王朱祐杭的侍医。受朱的指示,从古代方书中选择有效方剂,编成《医方选要》、《外科集验方》二书,并刻版印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