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前后

猜你喜欢

  • 于法开

    【介绍】:晋代医家。好仙释,后学医,医术高明。撰有《议论备豫方》一书。已佚。

  • 膺中

    体表部位名。胸前两旁高处。《灵枢·本输》:“足阳明,侠喉之动脉也,其腧在膺中。”

  • 方寸匕

    古代量取药末的器具名。其形状如刀匕,大小为古代一寸正方,故名。一方寸匕约等于2.74毫升,盛金石药末约为2克,草木药末为1克左右。

  • 天臼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通天,见该条。

  • 湿痰眩晕

    病名。见《证治汇补·眩晕章》。因湿痰壅遏清阳所致。证见头目昏重,胸闷纳呆,恶心呕吐,体多肥胖,苔白腻,脉濡。治宜燥湿化痰。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温胆汤等方。兼见气虚者,宜六君子汤。参见痰晕条。

  • 牡痔

    病名。出《五十二病方》。症为肛边生痔,如枣大,时痛时痒,或下脓血;或肛内生小肉,上有孔窍,根蒂较小。相当于肛漏或混合痔。

  • 周守忠

    【生卒】:十三世纪【介绍】:宋代医家。字榕庵。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曾撰有《历代名医蒙求》、《类纂诸家养生至宝》(即《养生类纂》)、《养生同览》等书。

  • 白鼻痧

    病名。见《重刻烂喉痧辑要》。即白面痧之别称。详该条。

  • 三焦实热

    ①上、中、下三焦同现实热的病证。上焦心肺的实热,可见胸膈闷瞀,额汗出,舌干、嗌肿、喘满;中焦脾胃的实热,可见腹痛胀满,不吐不下,喘急;下焦肝肾的实热,可见大小便不通,或下利脓血。②温病气分热邪弥漫的一

  • 出《灵枢·经脉》。即髌骨。又名伏兔骨,俗称膝盖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