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凉燥

凉燥

病名。亦称燥凉。指感受秋燥之邪而偏寒者,与温燥相对而言。《重订通俗伤寒论·秋燥伤寒》:“秋深初凉,西风肃杀,感之者多病风燥,此属燥凉,较严冬风寒为轻。”《温病条辨》卷四:“盖燥气寒化,乃燥气之正。……盖以燥统于寒,而近于寒。”此病初起,多见头痛身热,恶寒无汗鼻塞流涕,状类风寒,惟唇燥咽干干咳连声,舌苔薄白而干,脉浮弦紧等证,治宜辛开温润,用杏苏散葱豉汤之类。如寒热已解,而胸满腹胀便秘咳嗽不爽而多痰,此乃肺燥移于大肠,法当肃肺化痰,润肠通便,用五仁橘皮汤。参见秋燥、温燥等条。

猜你喜欢

  • 阴包毒疮

    病名。出《洞天奥旨》卷九。即阴包毒。见该条。

  • ①切脉的简称。即按脉。《素问·三部九候论》:“切而从之。”②按压。《素问·调经论》:“必切而出。”《素问·骨空论》:“缺盆骨上切之坚痛如筋者灸之。”③剧烈。《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肠中切痛。”④急速

  • 脚病

    病名。泛指足部皮肤及趾甲以炎性、增生性为主的皮肤病。多因代谢障碍或生物、物理刺激而引起。主要有趾甲类、趼子类、足瘊子类及脚癣四种。证治详各该条。

  • 轻清疏解

    指用轻清上浮、疏解泄热的方药,治疗上焦风热病证的治法。《温病条辨》:“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故治上焦病证须轻清疏解。热本易伤津,发表过度则徒损正气,故宜疏解。常用药物有薄荷、牛蒡子、桑叶、菊花、桔梗

  • 长蛇灸

    间接灸法之一种。亦称铺灸,用大蒜适量,去皮捣泥,平铺于脊柱(自大椎穴至腰俞穴)上,宽厚各约6毫米,周围用桑皮纸封固,然后用黄豆大的艾炷分别放在大椎穴及腰俞穴上施灸,至患者口鼻内觉有蒜味时止。民间用以治

  • 奶癣

    病名。①为婴儿特有的一种湿疮。出《外科正宗》卷四。又名胎疮、胎癣、乳癣。多为禀性不耐,风湿热蕴阻肌肤而成。多发于婴幼儿头面部,有时可延及其它部位。其症初起形如粟米,散在或密集,疹色红赤,搔起白屑,其形

  • 阳邪风证

    证名。指内外障之有额板、眉棱骨部疼痛之表现者。见《证治准绳·杂病》。“额板眉棱骨痛也……元气弱者,则有内证(指内障)之患;若兼火者,则有外证(指外障)之病。”(《张氏医通》卷八)。多种内外障眼疾均可出

  • 林灵素

    【介绍】:宋代医生。撰有《大成全书》,已佚。

  • 老龙

    推拿穴位。①出《小儿推拿广意》。位于中指远端背面靠指甲根处。掐此穴治惊风、昏迷。《保赤推拿法·掐老龙穴法》:“此穴在中指背靠指甲处。相离如韭叶许。若几急惊暴死,对拿精灵、威灵二穴,不醒,即于此穴掐之,

  • 邵兰荪医案

    书名。4卷。清·邵兰荪撰。由近人曹炳章征集经邵氏治愈的病家所留存方案200余则,予以分门别类整理而成。大致分为风暑温热病、虚劳病、内科杂病、妇产科病治案。作者擅治温暑湿热及妇科病证,案语简明。现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