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元·滑伯仁《麻证新书》。麻疹的别称。详该条。
指腰部。《素问·脉要精微论》:“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马莳注:“肾附于腰之十四椎间两旁,相去脊中各一寸半,故腰为肾之府。”
见黄帝明堂偃人图条。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幼科》。又称心躁夜啼。多因胎热、惊热、风热等内犯于心所致。其症面红身热,小便赤涩,入夜即烦躁不安,仰目啼哭而多泪,见灯火则烦啼更甚。治宜清热宁心。用导赤散加黄连。
经漏证型之一。由于先天不足,早婚,房室不节,分娩过多等原因,耗伤精血,以致肝肾阴虚,阴虚生热,热伤冲任,迫血妄行。症见阴道出血时多时少,淋沥不断,血色鲜红,头晕耳鸣,腰膝痠软,两颧发红,手足心热,甚或
指咳嗽在午前发作者。多由胃火犯肺所致。《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源流》:“上半日咳,痰稠黄,胃火也。宜二陈汤加竹茹、贝母、石膏。”《张氏医通·咳嗽》:“上半日嗽,多属胃火,竹叶石膏汤降泄之。胃气虚者,补
病证名。指脐以上腹部疼痛。《医学从众录·心痛续论》:“大腹痛者,乃太阴脾土之部。”《证治汇补》:“腹痛乃脾家受病,或受有形而痛,或受无形而痛。盖暴伤饮食,则胃脘先痛而后入腹;暴触怒气,则两胁先痛而后入
即水针疗法,见该条。
出《新修本草》。即椿叶,详该条。
病名。见《圣济总录》卷一百八十二。小儿丹毒之一。系丹毒发生于两足底心、两足跗、背部者。治宜内服抑火制阳丹,外敷黄柏散。余见丹毒条。